夏季上火 如何科学使用清火药

夏季上火 如何科学使用清火药

夏季天气炎热,非容易上火,如小便赤黄,大便干燥,口腔溃疡等都是常见的上火症状,那么夏季上火该怎么清火呢?很多人会选择服用一些清火药物,当然吃药一定要对症,否则会危害身体健康,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常见清火药及其药效。

“上火”既是中医学的专用名词,又是老百姓对某些疾病的简称。中医认为,*里是有“火”的,有“火”则生,无“火”则死。然而,“火”超过正常范围就成了“邪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火”。“邪火”大部分由体内所生,其根源是身体内阴阳失调所致,外在因素只是诱因。这与哲学上讲的“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相符。

清热药的种类繁多,临床上通常分为6大类。

1.清热泻火药。常用的有石膏、知母、栀子、芦根、天花粉等。清热作用较强,适用于高热烦渴、神昏、脉洪实有力、苔黄或燥等里热炽盛的症候。体质虚弱的患者使用本类药物时,当考虑照顾正气,勿令清热过度,必要时可与扶正药物配伍应用。

2.清肝明目药。常用的有青箱子、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夜明砂等。有清肝火、退目翳(指眼睛角膜病变后遗留下来的瘢痕)的功效,适用于肝火亢盛、目赤肿痛等症,其中有些药物尚可用于肝阳上扰的症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