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白散的方解及运用!

泻白散的方解及运用!

泻白散
泻白散的君药是桑白皮,有滋润的特点,既能降肺气,止咳平喘,又能清肺热而不燥,臣药是地骨皮,可以养阴,既针对肺热,又能补充肺热伤津的正虚,佐药是粳米、甘草,可以培土生津来养肺。

泻白散清热力量很平和,养阴力量也不大,针对小儿体质的特点,又有保护胃气,培土生津的特点。这是清泻肺热,达到止咳平喘的作用。

配伍特点是清肺为主(桑皮),清中有润,泻中有补,充分照顾正气,充分照顾小儿特点。既不是清透肺中实热以治标(麻杏石甘汤),也不是滋阴润肺以治本(阴不足而阳亢),而是以“泻肺中伏火以消郁热”。主要体现了小儿至阴之体,要标本兼顾,肺中一有积热,很容易伤阴,清泻肺中伏热,同时有一定的养阴。标本兼顾。从生理特点上,也和肺为娇脏,不耐寒热的生理特点有关。所以既使是肺热证,从用药配伍来看,可以体会程钟灵所讲的,这像止嗽散里面讲,用药肺脏温润和平,不寒不热。当然止嗽散这个方证,它是偏肺热,既使清热,也要照顾到正气的情况,照顾它的用药和平。肺为娇脏,不耐寒热,用药不宜偏颇。

辨证要点是咳喘气急,皮肤蒸热,舌红苔黄,脉细数。咳嗽仅仅有点气急,一般应该以咳为主,皮肤蒸热,蒸热指的是甚么?热并不重。舌红苔黄,脉细数。是开始有一定的阴伤。

随证加减是肺经热重:加黄芩(清热,光靠桑皮不够);燥热咳嗽:加括蒌皮,川贝母(润肺的,润肺化痰止咳);阴虚潮热:加银柴胡,鳖甲(透虚热,阴虚发热反应有虚热在肺,咳嗽,原方有地骨皮);伤津口渴:加天花粉、芦根(生津止渴)。

泻白散一般用于伏火不重的,正气没损伤。如果虚得严重,或者不是肺热,当然不能用。一般是外邪入里,造成肺热咳喘,一般这个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