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石膏汤主治及方解!

竹叶石膏汤主治及方解!

竹叶石膏汤是常用方,这个方是根据白虎汤加减变化而来的,可以治疗气分大热,伤津耗气,胃气不和证,主要是由白虎汤减去知母,加上竹叶、麦冬、人参、半夏。

竹叶石膏汤是针对了白虎汤证这种气分大热,伤津耗气,同时引起胃气不和这个证候而设的。从竹叶石膏汤的证候分析来看,它一般用于暑病,或温热病,或者伤寒入里,入阳明以后,阳明经热,这类病到后期,气分之热还在,已经达到气阴两伤,从正气来说,气阴两伤的程度。

余热未清,气分之热的后期,所以发热,用身热多汗,反映了比大热要可能低一点,这个方在临床上运用,如果高热也能用。关键掌握石膏的一个用量。多汗可以伤津,心胸烦闷是热扰心神。有明显的气津两伤,短气神疲,这种神志疲乏,短气就气虚的表现。伤津多汗,伤津以后,形成口干喜饮。胃气不和,反映在气逆欲呕,胃气上逆的现象。从舌红少苔,脉虚数,反应了热病后期气阴不足的左证,

治法是清热生津,益气和胃。清气分热的同时,考虑到气和津液受到损伤,同时兼顾胃气上逆。

这个方是在白虎汤基础上去掉知母,去掉知母的含义,是考虑到胃气不合,胃气上逆,因为知母偏于苦寒,它和石膏不同,知母也能清热除烦,但苦寒容易伤胃。所以去掉知母以后,加竹叶来协助透热,同时清心除烦。用人参、麦冬来益气养阴生津,用人参、麦冬可以气阴兼顾。这方里加了半夏为佐药,有和胃降逆的作用。半夏在仲景方中,经常和麦冬相配,还可以互相制约。半夏偏于温性,和麦冬相配,制约半夏的燥性,这种温燥的特点被制约了。而它降逆之用,就是说和胃降逆的作用还保持,所以这是一个佐药。半夏麦冬同用,还可以,比如说气机阻滞、胸闷,使的麦冬虽然养阴生津,但不会因滋腻而阻滞气机了,有个相互制约的作用。粳米甘草既能养胃气,甘草又能调和诸药。养胃气,生津液,既是佐药,又是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