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功效之清热燥湿!

苦参功效之清热燥湿!

苦参,性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可以清热燥湿、杀虫、利尿,可以广泛的用于多种湿热病证,但是苦参非常苦,还有一种特殊的气味,入煎剂非常不好吃,所以外用很多。

苦参,这个是一个豆科植物,用的它的根,这是切了片的苦参的饮片。因为它味道非常的苦,所以叫做苦参,它有参之名而无参之实,所以它没有补虚作用,它就是一个以清热燥湿为主的药。这个苦参不但苦味非常重,而且它还有一个特殊的一种气味,好多患者服用起来的时候都不舒服,所以是很典型的苦寒药。

苦参作为一个清热燥湿药,也是可以广泛的用于多种湿热病证,比如说它也可以用于湿热泻痢。比如说黄连,治疗湿热痢疾就有一个香连丸。古方,如果把黄连换成苦参,就叫香参散,香参丸,木香和苦参,同样也是治疗湿热或者热毒痢疾,就用苦参代替了黄连。湿热黄疸它也用。湿热带下,湿热疮疹等等,比如说一些痔疮肿痛。

但是苦参在临床上作为口服的时候治疗湿热病证比较少,更多的是把它外用。煎汤或者局部用药来治疗皮肤,或者痔疮,或者妇科病的阴道的一些湿热病证,阴痒、带下这样一些病证用得更多一些。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张寿颐的《本草正义》当中就明确的告诉了这个原因。《本草正义》当中就说:“近人乃不敢以入煎剂”,“近人乃不敢以入煎剂”就是说现在的人,不敢一般理解为不喜欢,或者不多,把它作为煎剂,为什么呢?“盖不特畏其苦味难服”,不特就是不单纯,特殊的特,盖就是一个语气词。“盖不特畏其苦味难服”,不单纯是因为它苦味很浓烈,不好服,不好吃,难服用。“亦(就是也的意思)嫌其峻厉而避之也”,亦嫌其峻厉(厉就是厉害的厉,就是亦嫌其峻厉,就是峻猛)而避之也,就是回避了,回避了汤剂煎服,把它作为外用。张寿颐的这三句话实际非常精辟,苦参对湿热病证的治疗作用相当强,清热燥湿的力量相当强,对很多湿热病证的效果也是比较好。但为什么临床不把它作为汤剂?就是这个原因。特别苦,服用了很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