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危害大 并发症也不少
心力衰竭基本病因几乎所有类型的心脏、大血管疾病均可引起心力衰竭。目前已经认识到心力衰竭是一种不断发展的疾病,一旦发生心力衰竭即使心脏没有新的损害,长久会引发各种并发症。我们一起来看看心力衰竭都有哪些并发症呢?
一.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心衰的主要危险因素,大约2/3的患者有高血压病史,约1/3有糖尿病病史。在患者未发生心衰之前,注意控制上述各种危险因素,可减少心衰的发生,例如有效降压可减少心衰的发生率达50%。
已发生心衰的患者,如伴有上述疾病应优先选用对二者均有益处的药物:如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应选择利尿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而应避免使用具有心脏抑制作用的大多数CCB,或具有钠潴留作用的强效血管扩张剂(如受体阻滞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可防止所有心衰患者的心衰发展,对糖尿病患者也同样有效。因而,尽管β受体阻滞剂可掩盖降糖药所引起的低血糖症状,或促发胰岛素抵抗,仍应将β受体阻滞剂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物可增加外周水肿,NYHAⅠ~Ⅱ级患者应在严密监测下使用,而Ⅲ~Ⅳ级心衰患者不建议使用这类降糖药物。
CHD是心衰最常见病因,可因为引起心绞痛而限制运动耐量,也可因为发生MI而导致进一步的心肌损伤,故应根据相应的指南治疗基础CHD,改善其预后。对于心衰伴心绞痛的患者应强烈考虑冠脉血运重建(Ⅰ类,A级),并选用能同时缓解心绞痛和控制心衰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和硝酸酯类(Ⅰ类,B级);应合用利尿剂充分控制液体潴留,减低心室容量和压力,以达到更好的抗心绞痛效果。大多数CCB应避免用于心衰患者,如是针对其并发的心绞痛或高血压,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可缓解症状,又对心衰患者的生存率没有不利影响。对于有MI病史但无心衰或心绞痛的患者,冠脉血运重建、ACEI和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调脂药物与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可减少再梗死和死亡危险。
有MI病史并有心衰但无心绞痛的患者,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同样减少再梗死和死亡的危险。但这类病人是否受益于阿司匹林和冠脉血运重建尚不十分明确,目前仍建议应用阿司匹林以减少冠脉事件的发生,也倾向于应用冠脉血运重建,一方面改善有存活心肌患者的心脏功能,另一方面可减少多支病变患者再次发生冠脉阻塞的危险。
-
怎么才能有效的缓解疲劳?有许多人常常感到休息也不能够很好地解除疲劳,但又找不出什么原因,
-
孕妇高血脂怎么办?调整饮食很关键怀孕期间暴饮暴食或者吃得太过油腻,容易出现高血脂的问题,高血脂会引起手脚麻木,而且会严重影响腹中胎儿健康,所以孕期高血脂
-
嗜睡哪些症状预示着疾病到来春困是季节转换中导致人们发生生理变化的反应,此时随着气温不断攀升,导致血管血液得到极大扩张,这样体内势必温度有所提高,继
-
发生衰老后身体会出现哪些明显变化人在到了一定年纪后,为之大家的身体和心理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脸上的汗毛逐渐的变多,并且头顶头发有变薄,而且鼻子和耳朵都有
-
出现腋下异味中医如何治疗生活中在进行剧烈身体活动后,为之此时大家都会身体有出汗现象,继而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是非常难以让身旁人所接受的,然而有的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