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擤鼻涕可导致鼓膜穿孔
“耳朵痛,耳朵闷,耳朵听不到,耳朵流脓水,耳朵嗡嗡响”是很多人常见的问题。这时,你可能患了中耳炎。
耳是听觉和位觉(平衡觉)的外周感觉器官,其末梢感受器位于颞骨内。声波通过外耳道、鼓膜和听小骨传到内耳,再经过听神经传入中枢,产生听觉。当中耳发生炎症病变时,将极大影响耳的听觉功能,严重者平衡功能也受影响。再者,面神经从中耳经过,如果炎症累及面神经,会导致一侧面瘫。因此,预防中耳炎要从生活细节入手。
掌握正确擤鼻涕的方法:
有人擤鼻涕时用两手指捏住两侧鼻翼,试图用力将鼻涕擤出。这种擤鼻涕方法不但不能完全擤出鼻涕,而且很危险。因为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则压力迫使含有大量病毒和细菌的鼻涕向鼻后孔挤出,经过咽鼓管逆行到达中耳鼓室而引发中耳炎。正确的擤鼻涕方法是:以大拇指轻压一侧前鼻孔,轻轻地擤出对侧开放鼻腔内的鼻涕。
游泳爱好者要掌握正确的游泳方法:
游泳时用口吸气,用鼻出气,防止呛水。有中耳炎或中耳炎痊愈不久的人,不应游泳。当呼吸系统有急性感染时,咽鼓管的抵抗力降低,也暂时不要游泳。
产妇要掌握正确的哺乳姿势,改变不良的哺乳习惯。
在哺乳时不要让小儿平卧,头部要高一些,以防奶水经咽鼓管进入中耳而导致中耳炎的发生。对于儿童来说,中耳炎还常常是儿童时期一些急性传染病的并发症,要注意预防。
平时要增强机体抵抗力,积极预防伤风感冒,积极治疗鼻炎、扁桃体炎、咽喉炎和口腔内的炎症性疾病。另外,要避免不当挖耳导致鼓膜穿孔而致细菌直接经外耳道进入中耳。
中耳炎大致分为分泌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中耳炎。在治疗上,对于分泌性中耳炎,以消除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碍的病因治疗为主。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以抗炎治疗为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上分为单纯性、骨疡性和胆脂瘤性三种类型,大多伴有不可自愈的鼓膜穿孔,大部分病例需要手术治疗。
相关文章
-
老年人头晕失眠怎么办?生活中不少老年人会出现头晕失眠的状况,造成头晕失眠的原因非常复杂,有可能是精神紧张引起的,也可能是烦闷的情绪引起的,睡眠
-
山药怎么吃好 推荐4款祛湿食谱山药怎么吃好?我们都知道山药是甚好的养生食材,适当的食用山药可以起到补脾养胃,祛除湿气的功效,春季时节我们容易受到湿邪的
-
吃什么能补肾壮阳 推荐三道“男人菜”中医讲究食疗养生,不同的食物有着不同的营养价值,也有着不同的食疗功效,那么吃什么能补肾壮阳呢?这是男性朋友们都想了解的。
-
春季喝什么汤好 推荐三款养生靓汤春季喝什么汤好?饮食养生是一个很好的养生方法,汤品是不错的选择哦,喝汤更容易让我们吸收其中的营养,适当的喝汤对我们的消化
-
小编总结 食用味精的八个误区味精是家庭主妇们下厨的必备调味品,在美食中加入一些味精,那么菜肴的味道会立刻变得鲜美起来。但是食用味精也是有很多的讲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