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盘点:各种多汗症状

中医盘点:各种多汗症状

多汗,即汗腺分泌过多,可分生理性多汗和病理性多汗。全身性多汗可以是一种异常的生理性反应,局部多汗可由于交感神经损伤或异常的反应。下面专家为大家详细介绍各种多汗的症状表现及其病因。

自汗:即平时容易出汗,活动后更厉害,常伴有精神疲惫、肢体乏力、气短怕风等症状,多半因为胃气虚弱、体表不固所致,应益气固表。

盗汗:即入睡后出汗,醒来就汗止,常常伴有五心烦热、两颧潮红、失眠、口干咽燥等症状,大多是由于阴虚内热、阴津外泄而为,应滋阴清热。

冷汗:人在生病、受惊吓或心绪格外紧张,生理心理功能失常时便会不断地排出大量淡而无味的汗,触之发凉。出汗后常有心有余悸之感。

粘汗:汗出粘腻,发稠发热,系重感冒或其他病症高烧,服用解热退烧药后的一种病汗。此种汗表明身有湿热不清,需去湿热,方可痊愈。

黄汗:汗色变黄,多因大汗后冷水冲浴,寒湿之邪入内,导致汗液疏泄失常,汗中尿素等含量增多。

鼻汗:每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工作劳累、讲话过多时排汗,汗液自鼻梁及鼻翼两侧渗出,缓缓淌下,汗珠晶莹可见。病变见于肺气失常,多见于肺虚病人。

手足汗:中医认为脾主四肢,凡脾胃湿热、血虚、阳亏、中阳不足,均可导致手足多汗。严重的无论寒暑,手足汗均多。

专家提示:多汗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汗腺分泌过剩,遇有上述种种汗出异常之症,不可盲目敛汗、止汗,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