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博士:究竟什么影响晚年幸福?

郑博士:究竟什么影响晚年幸福?

从命理上看,大部分人都有成婚的命,自然也就会走上婚姻的红地毯;少部分人则因命理婚姻煞气很多,再加上遇到流年不好,或者遇到运气不佳,那么,即使到了结婚的边缘也会远离婚姻。郑博士请朋友们看看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梁洛施李泽楷这对昔日的恋人,当梁洛施为李泽楷生下三个孩子后,连命理师都认为他们必定完婚,但是时过境迁,婚姻这个字眼早就跑到了九霄云外。

也有些人由于种种原因想独身自好。据说独身是人类最早的存在形态,它从古到今一直延续了许多年。也许弄不好独身还会是人类最后的存在形态,因为人越来越自我,也越来越敏感与脆弱。

婚姻是人类发展到家族社会的产物,它主要体现着相互的依赖和责任。郑博士认为人的婚姻非常重要,哪怕是同性婚姻,有也比没有要好。

当然,光有婚姻还是不够的,如果结婚了没有孩子,或者是成了丁克家庭,那么,到了人生的晚年,恐怕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郑博士的结论是:

婚姻有比没有好——无论是异性婚姻还是同性婚姻;

孩子有比没有好——无论是婚后生育还是非婚生育。

某个意义上来说,名利金钱都没有比一个婚姻或者后代来得重要(烂婚姻和不肖子孙或者子孙自身不能自理除外)。

其实,话说回来,即使没有婚姻、没有子嗣,但是有一个真正关心爱护你的人也是鼎鼎重要的事情;或者是虽然有过不成功的婚姻,却有健康孝顺的子女也是幸运。如果有朋友不同意郑博士此番所言,那么,就请看看最近媒体的一则惊人的报道:

“中国历史学界顶尖学者 95岁高龄生活困顿蜗居养老院”——

早在1942年师从中央大学历史系教授顾颉刚期间,这个湖南安化人就显露出极佳的史学天赋。

因为家学渊源,刘起釪自幼熟读古籍,并写得一手漂亮的文言文。当年,他用精炼的古文记录顾颉刚讲授春秋战国史的课堂笔记,顾看后大为惊奇,随后结集出版,成为中国近史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顾颉刚最为器重这个弟子。1962年,顾将刘起釪从南京调往北京中国科学院,协助其进行研究工作。此后,弟子就住在北京三里河南沙沟的老师家中,与其共同研究《尚书》。1980年,老师去世之后,刘起釪又独立承担起整理《尚书》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