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医不怕贵!廉价“纯中医”归来

看医不怕贵!廉价“纯中医”归来

日前,卫生部等五部门出台了《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要求“落实中医药扶持政策”。近年来,北京市改革公立中医医院补偿机制,实行中医特色服务年度绩效考核制度,并与财政补偿挂钩,考核合格的中医医疗机构人员基本工资、国家规定范围内津贴由财政全额拨付,从而使中医院不再倚重西医的治疗方法,“简、便、验、廉”的特色得以传承和体现,老百姓又能看上方便廉价的“纯中医”了。

再显廉价收费特色

春节前,东北的杨先生因忍受不了胃疼的折磨,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来找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主任张声生看病。因为看西医都要做胃镜,治疗后也不见好,所以他想用中医调理一下。

张声生询问病情很详细,包括发病过程、饮食起居,甚至连天气都问了。然后,给他开了几服汤药,还有20贴健脾温肾的穴位敷贴。杨先生总共花了300多元,比他来北京的路费都便宜。服药加敷贴才两天,杨先生的胃疼就大大缓解。

杨先生想不明白,为啥在北京能看上如此便宜的好中医?

“要想让中医院保持特色,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在财政补偿不到位的情况下,与西医院相比,中医院更多的是生存问题。”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赵静说。2007年前,北京市各级财政对公立中医医疗机构的人员工资拨款仅占医院人员工资支出的13.8%。在区县所属中医院中,有10家在职人员工资财政拨款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