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如何治疗心律失常
由于心脏激动的起源或传导异常所致的心律或心率改变称之为心律失常,中医归属为“心悸”或“怔忡”,下面请中医专家为我们介绍如何辩证施治,治疗心律失常。
气滞血瘀:
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痛如针刺,或见唇甲青紫,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治宜理气活血,化瘀通络,方选桃仁红花煎或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川芎、延胡索、青皮、生地黄、当归、桂枝、甘草;中成药有血府逐瘀胶囊等。
气阴两虚:
心悸不安,气短乏力,动则加剧,胸闷,口干耳鸣,失眠多梦,自汗盗汗。舌淡或淡红,苔少,脉细。治宜益气养血,活血安神,方选天王补心丹:人参、玄参、丹参、茯苓、五味子、远志、当归、天冬、麦冬、柏子仁、酸枣仁、生地、朱砂;中成药有天王补心丸、参松养心胶囊、稳心颗粒等。
心脾两虚:
心悸气短,面色不华,倦怠乏力,眩晕健忘,睡眠不安,思虑劳心则甚。唇舌色淡,脉细弱。治宜补血养心,益气安神,方选归脾汤:当归、龙眼肉、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酸枣仁、茯神、远志、木香;中成药有归脾丸、养血安神丸、柏子养心丸等。
水饮凌心:
心悸眩晕,喘促难卧,胸闷脘痞,形寒肢冷,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渴不欲饮,恶心吐涎。舌淡,苔白滑,脉弦滑。治宜振奋心阳,化气行水,方选苓桂术甘汤加味:桂枝、茯苓、炙甘草、白术、陈皮、附子、黄芪、葶苈子、红花、生姜;成药有芪苈强心胶囊等。
阴虚火旺:
心悸不宁,烦燥少寐,头晕目眩,口燥咽干,或口舌糜烂,五心烦热,盗汗,腰酸稀软。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火,养心安神,方选朱砂安神丸合知柏地黄丸化裁:朱砂、黄连、生地黄、当归、炙甘草、知母、黄柏、熟地、山药、山萸肉、牡丹皮;中成药有朱砂安神丸、知柏地黄丸等。
心虚胆怯:
心悸,善惊易恐慌,坐卧不安,少寐多梦易醒,烦躁。舌苔薄白,脉动数或虚弦。治宜镇惊定志安神,方选安神定志丸加味:龙齿、茯苓、茯神、党参、远志、石菖蒲、琥珀、磁石、五味子;成药有安神定志丸等。
痰火扰心:
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郁热,烦躁不安,痰多泛恶,失眠多梦,口干苦,便秘,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治宜清热化痰,宁心安神,方选黄连温胆汤加味:黄连、半夏、陈皮、生姜、竹茹、枳实、甘草、全瓜蒌、苦参、黄芩、龙骨、牡蛎;中成药有礞石滚痰丸、牛黄清心丸等。
心阳不振:
心悸不安,动则益甚,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形寒肢冷,畏寒喜暖,自汗。舌淡白,脉沉细而数或虚弱。治宜温补心阳,安神定悸,可选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桂枝、炙甘草、龙骨、牡蛎、人参、附子、红花;中成药有参附注射液、心力丸、参桂胶囊等。
以上介绍了八种类型的心律失常,专家提示:心脏病患者平时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尽量减少辛辣饮食对心脏的刺激,服用能够调节心肌细胞自律性和改善心肌血液供应的药物。
-
介绍几种可以替代名贵中药药效的常见药材我们都知道名贵的中药具有很好的滋补功效,适当的食用可以起到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的功效,但是名贵的中药的价格确实也很贵,一些
-
枸杞泡水喝有哪些好处?美容养颜排毒泡水喝对人体有诸多好处,具有美容养颜的作用,能够让皮肤变得白里透红,能够加快人体自由基的排泄,能够让皮肤变得更有弹性,能
-
脾虚要如何调理 推荐几种调理脾虚的方法脾虚的人群要根据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调理方法,脾虚人群通过药膳可以有效改善身体虚弱的情况,脾虚的人群容易出现手脚冰凉体质虚
-
去火气的中药有哪些 这些食材很重要身体上火是很常见的现象,但如果搁到中医理论上对上火的解释和分类是分好多种的,如:肺火、胃火、心火、肝火等等,而且每种上火
-
如何进行预防过敏反应呢春暖花开的时节里,此时对有些人来说是感到非常幸福的,因为在此时可以观赏到很多的花草树木,但对于有些人在接触了花粉刺激后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