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暑热湿感冒 中医有良方
中医认识疾病的优势之一是强调“天人合一”。夏暑季节,暑热既盛又雨水偏多,暑热多夹湿伤人,所以,感冒患者常出现暑湿证。这与一般的风热感冒的症状、治法、方药都有区别,乱吃退烧药没有好效果。
根据暑夹湿的多少,中医将夏暑感冒细分为暑热感冒和暑湿感冒,临床上以后者居多。
暑热感冒 酷热久旱时多患。暑为火热之气,传变迅速,故患者表现为一派里热征象,并常伴有气虚、阴伤的证候,如身热,微恶风寒,口渴,心烦,汗多但汗出热不退,咽痛,倦怠乏力,或有骨节酸痛,头昏或头痛,小便短赤等。舌红,苔黄,脉浮大而数。治宜清热祛暑,益气生津,兼以和胃。以竹叶石膏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竹叶6g,生石膏30g,板蓝根20g,半夏10g,麦冬20g,党参15g,荷梗10g,玄参15g,甘草6g,粳米10g。日1剂,水煎服。
暑湿感冒 俗称“热伤风”,雨湿偏盛时多患。暑为阳邪,性炎热,主开泄升散;湿为阴邪,性重浊黏滞。暑湿合邪侵袭机体,既伤肺卫之表,又困脾胃之里。症见身热不扬,微恶风寒,汗少,头重身困,脘痞纳呆,恶心,或见口粘腻或口干不欲饮,心烦,倦怠,小便短赤,大便泄泻。苔薄黄腻,脉濡数等。治宜清暑祛湿解表。以新加香薷饮为基本方,随证加减。香薷6g,厚朴6g,白扁豆15g,金银花12g,连翘10g,青蒿12g,鲜芦根10g,藿香10g,半夏10g,陈皮10g,白蔻仁10g。日1剂,水煎服。若恶风寒甚(因贪凉饮冷而致),或伴有腹痛、泄泻,可用藿香正气散为基础方化裁,主要药物有藿香、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大腹皮等。
此外,夏暑感冒可用中药预防。当令季节,可取藿香5g,佩兰5g,薄荷2g,轻煎取汁代茶饮,日1剂,连用3~5天。同时,生活中应注意避免暴食生冷油腻的食物,饮食宜清淡为主,有条件的家庭可煲一些绿豆粥、莲子百合粥、荷叶粥、红枣粥等,这对防暑降温有很好的功效。
根据暑夹湿的多少,中医将夏暑感冒细分为暑热感冒和暑湿感冒,临床上以后者居多。
暑热感冒 酷热久旱时多患。暑为火热之气,传变迅速,故患者表现为一派里热征象,并常伴有气虚、阴伤的证候,如身热,微恶风寒,口渴,心烦,汗多但汗出热不退,咽痛,倦怠乏力,或有骨节酸痛,头昏或头痛,小便短赤等。舌红,苔黄,脉浮大而数。治宜清热祛暑,益气生津,兼以和胃。以竹叶石膏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竹叶6g,生石膏30g,板蓝根20g,半夏10g,麦冬20g,党参15g,荷梗10g,玄参15g,甘草6g,粳米10g。日1剂,水煎服。
暑湿感冒 俗称“热伤风”,雨湿偏盛时多患。暑为阳邪,性炎热,主开泄升散;湿为阴邪,性重浊黏滞。暑湿合邪侵袭机体,既伤肺卫之表,又困脾胃之里。症见身热不扬,微恶风寒,汗少,头重身困,脘痞纳呆,恶心,或见口粘腻或口干不欲饮,心烦,倦怠,小便短赤,大便泄泻。苔薄黄腻,脉濡数等。治宜清暑祛湿解表。以新加香薷饮为基本方,随证加减。香薷6g,厚朴6g,白扁豆15g,金银花12g,连翘10g,青蒿12g,鲜芦根10g,藿香10g,半夏10g,陈皮10g,白蔻仁10g。日1剂,水煎服。若恶风寒甚(因贪凉饮冷而致),或伴有腹痛、泄泻,可用藿香正气散为基础方化裁,主要药物有藿香、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大腹皮等。
此外,夏暑感冒可用中药预防。当令季节,可取藿香5g,佩兰5g,薄荷2g,轻煎取汁代茶饮,日1剂,连用3~5天。同时,生活中应注意避免暴食生冷油腻的食物,饮食宜清淡为主,有条件的家庭可煲一些绿豆粥、莲子百合粥、荷叶粥、红枣粥等,这对防暑降温有很好的功效。
相关文章
-
介绍几种可以替代名贵中药药效的常见药材我们都知道名贵的中药具有很好的滋补功效,适当的食用可以起到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的功效,但是名贵的中药的价格确实也很贵,一些
-
枸杞泡水喝有哪些好处?美容养颜排毒泡水喝对人体有诸多好处,具有美容养颜的作用,能够让皮肤变得白里透红,能够加快人体自由基的排泄,能够让皮肤变得更有弹性,能
-
脾虚要如何调理 推荐几种调理脾虚的方法脾虚的人群要根据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调理方法,脾虚人群通过药膳可以有效改善身体虚弱的情况,脾虚的人群容易出现手脚冰凉体质虚
-
去火气的中药有哪些 这些食材很重要身体上火是很常见的现象,但如果搁到中医理论上对上火的解释和分类是分好多种的,如:肺火、胃火、心火、肝火等等,而且每种上火
-
如何进行预防过敏反应呢春暖花开的时节里,此时对有些人来说是感到非常幸福的,因为在此时可以观赏到很多的花草树木,但对于有些人在接触了花粉刺激后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