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欲生好子必先养气
“腹内九月胜过腹外九年”。古代医家很重视胎儿保健,称之为“护胎”、“胎教”、“养胎”,认为孕妇不但需要为胎儿提供一定的物质营养,以供其发育,而且在情志方面,也应维持在最佳状态。“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保持心情舒畅,以利于母子健康。《内经》针对孕妇的精神调摄,提出要居住清静,情绪和悦。古代医家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指出,孕妇在十月孕期之内要做到:“一月不可纵怒,二月不可惊动,三月不可纵欲及悲哀,四月不可劳逸,五月不可妄思及饥饱,六月不得杂食及针灸其经,七月不可忧郁、叫呼,触冒烦躁,八月勿食燥物,九月不可怀恐及房劳”。《竹林女科》中指出:“宁静即养胎,盖气血调和则胎安,气逆则致病……欲生好子者,必先养其气,气得其养则子性和顺,无乖戾之习。”这些均说明妇女在妊娠期应重视精神调摄。情志和顺,则母子安康,胎借母气而生,呼吸相通,喜怒相应。若孕妇遭受不良情绪的持续刺激,则会导致多种妊娠疾病,如孕期情绪紧张易怒,会导致“子痫”、“子悬”的发生;严重焦虑恐惧,抑郁多愁,可使胞脉拘挛,影响胚胎的气血运行,导致胚胎发育不良,诱发流产、早产、畸胎。
孕妇情绪的异常变化,还直接影响着胎儿的生长发育。如孕妇在妊娠7~10周内情绪过度紧张,会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而阻碍胎儿上颌的发育,引起胎儿口唇发育不良而造成豁嘴(唇腭裂)。重庆医学院曾对多动症儿童进行调查,发现这些儿童在胚胎期其母曾有过较大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困扰。
研究发现,从胎儿期开始,胎儿即有原始的情绪感受性,这时孕妇的情绪已对胎儿有极其密切的影响力。若母亲有情绪障碍或经常处于恐怖不安状态,胎儿活动就会随之增加,胎儿出生后往往是神经过敏或形成过敏体质,缺乏健全的适应能力。而孕妇在安静环境中生活,则利于胎儿发育,妊娠并发症也明显减少。母亲多听轻松悦耳的音乐,胎儿生长发育良好,躁动减少。
胎教要做到“二少四多”,即少焦虑、少发怒,多看美丽漂亮的娃娃画报和照片、多听优美动听的音乐、多想令人高兴的事情、多讲幽默风趣的语言。
-
孕妇泡温泉有太多的危险,请不要冒险!其实生活当中有很多孕妈妈,好好的养身体保胎是孕妈妈们的首要任务,说白了,怀孕的女人就是王后,只负责好好的享受生活,而且必
-
玩手机对孩子的危害有哪些呢?家长要重视起来科技的进步为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不仅是实际生活中的,还有在精神的依赖,手机就是其中一个,很多人甚至有手机恐惧症,手机只
-
中医里帮助孩子快速退烧的方法孩子的抵抗力相比于成年人来说会差很多,因此孩子往往都是经常的感冒发烧,特别是像现在这样一个春季时节雨纷纷的时间里,天气温
-
孩子上火吃什么水果好呢?吃梨可清热润肺孩子上火吃什么水果好呢?孩子本身的新陈代谢就快,再加上喜欢吃各种各样的零食,有的孩子甚至出现严重的挑食现象,导致孩子上火
-
孕妇想泡温泉?你一定不能同意其实生活当中有很多的怀孕的孕妈妈来说,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解决才是最好的,这样的现象,那么有很多的人们在平时的时候都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