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预防:老人要警惕慢性心衰发病
秋季天气逐渐转凉,老人在保健的时候不能忽略的就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中医专家也提醒说多事之秋,老人要警惕慢性心衰的发病。
多事之秋是指某段时间发生的事比较多,这个“秋”不是秋天,而是指某一段时间的意思。但是如果从人们心脏健康的角度上来看的话,秋季的确是非常容易发生问题的“多事之秋”。中医学认为秋天阳气由升浮逐渐趋于沉降,气候逐渐转凉,阳气逐渐衰退,是老年人易发病的时令。尤其是冠心病、高心病、风心病、心肌病的患者由于感冒等很容易使原有病情加重,甚至引起慢性心衰。
慢性心衰被称作“生命的绊脚石”
是各种心血管病的终末阶段。患者会出现心慌、呼吸困难、夜睡不能平卧、下肢浮肿、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冠心病、高心病、风心病、心肌病等心衰高危人群在秋季里应特别注意预防感冒,不要过度劳累,注意穿衣保暖,以降低慢性心衰发生的风险。
定期检查是预防心衰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定期的X线或超声心动图检查监测心脏功能,可帮助医生早期正确诊断、及时治疗心衰。治疗原发病,控制病情发展也可防止心衰的发生,尤其是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为自己制定的治疗方案和干预措施进行治疗和康复,按时按量坚持服药。
如果患者出现心衰症状,也无须过于紧张,一方面在生活中做到保证休息,调整日常饮食结构,将每天摄入的盐限制在2g以内,肉菜比例保持在“一口肉,二口饭,三口水果,四口蔬菜”。
另一方面就要坚持合理的药物治疗,过去治疗慢性心衰的主要药物是地高辛、速尿、硝酸酯类等,主要作用是强心、利尿、扩血管,现在则使用β受体阻滞剂、ACEI等,这些药物联合应用虽然治疗效果不错,但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近年来研发的通络中药则不仅能增强心脏舒缩功能,消水肿,扩血管,还可以抑制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减少心室重构,既能缓解心衰症状,又能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长期预后,而且中药利尿不会造成电解质紊乱等副反应,是慢性心衰患者的新选择。
-
对中老年人的8条饮食建议中老年人消化功能减弱,易引起消化不良,反复发作就会对健康产生影响,根据中老年人的生理特性及营养需求,归纳出以下9项适用中
-
老年人保健常识上了年纪之后,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开始衰老,这时做好保健尤为重要。 合理膳食是基础在现实生活中,关乎老年人健康长
-
老年人跳舞健身需方法适当,否则将适得其反目前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外出活动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广场上,公园里的老人们又开始跳舞锻炼,跳舞是一种很好的健身方法,不像
-
老人延年益寿需做养精、健脑、养神的活动根据中医保健专家的建议,老年人多参加运动是延年益寿的最好方法之一。运动也分很多种,而老年人由于身体的原因不太适合比较剧烈
-
老人如何养生 可以试着这么做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养生才是最好的老年人,养生的话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好的效果,给我们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