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人用错药的情况有哪些?
心脏病人要定时服药药物,但是,尽管医生再三叮嘱,仍有的心脏病患者发生用药错误。那么心脏病人用错药的情况有哪些?
其中,最常见的用错药物包括:心脏病药物、利尿剂、镇痛剂、调脂药物、草药及维生素、糖尿病药物以及抗凝血药物等。研究发现,患者出院后前10天,最易发生用药错误。
其实,类似的现象在我们国家也同样存在,甚至更为严重。根据我在临床观察发现,患者用错药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漏服:这种情况主要见于年龄大、记忆力不好的老年人和粗心大意的中青年人。应该每天服用的药物没有按时服用,或应该一天服用数次的药物没有按照规定的次数服用等。
2.用药剂量不正确:包括有意增减剂量或无意中弄错剂量两种情况。不管出于何种想法,有意增减剂量的做法非常危险,会影响疾病的预后,甚至造成生命危险。
3.擅自停药:患者出院后没有按照医嘱疗程用药,而是在症状减轻或消失后即停止继续药物治疗,从而导致疾病未彻底康复,甚至复发加重。
4.未按规定的时间和方法服药:如阿斯匹林应该在早餐后服用;他汀类调脂药应该在睡前服用。不宜用茶水、牛奶或饮料服送药片等。
5.用药不对症:由于各种原因,为数不少的患者在未经过系统全面的检查及获得正确诊断的前提下,服用了医生开具的药物。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很难得到正确合理的治疗,达不到治疗的目的不说,还很可能耽误病情。
6.擅自服用药物:有些患者是看广告自己买药来治病。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个别医生为了经济利益给患者搭配一些并不需要的“贵重”药物,这些价格高昂的“贵重”药物并不具有特别的疗效,实际上是一种过度医疗,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只获得了一定的心理安慰。
为了避免心脏病患者用错药,医生、患者、家属三方要合作。医生要尽量给患者开具一天服用一次的药物,减少药物种类和服药次数。有研究发现,药物种类和服药次数越多,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就越差,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也越大。其次是患者要严格遵循医嘱,在出院后的短期内(一般是1-2周)回医院随诊,向主管医生反馈疾病的康复以及用药情况,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和用药错误,调整用药。如果患者年龄较大且记忆力不好,最好由患者家属帮忙监督。
知道了心脏病人用错药的情况有哪些,为了避免心脏病患者用错药,医生、患者、家属三方要合作。
-
对中老年人的8条饮食建议中老年人消化功能减弱,易引起消化不良,反复发作就会对健康产生影响,根据中老年人的生理特性及营养需求,归纳出以下9项适用中
-
老年人保健常识上了年纪之后,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开始衰老,这时做好保健尤为重要。 合理膳食是基础在现实生活中,关乎老年人健康长
-
老年人跳舞健身需方法适当,否则将适得其反目前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外出活动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广场上,公园里的老人们又开始跳舞锻炼,跳舞是一种很好的健身方法,不像
-
老人延年益寿需做养精、健脑、养神的活动根据中医保健专家的建议,老年人多参加运动是延年益寿的最好方法之一。运动也分很多种,而老年人由于身体的原因不太适合比较剧烈
-
老人如何养生 可以试着这么做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养生才是最好的老年人,养生的话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好的效果,给我们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