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低血压勿恐慌对症处理是关键
老年人不仅要重视高血压,也要防止低血压。低血压也可能引起心脑供血不足,其危害程度不亚于高血压。
老年人低血压是指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低血压可能是一过性的,也可能是长期性的。低血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平时我们讨论的低血压大多为慢性低血压。据统计,慢性低血压发病率为4%左右,老年人群中可高达10%。
低血压者不必恐慌
医学上将低血压又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
生理性低血压者除动脉血压低于上述值外,无任何自觉症状。经长期随访,*各系统器官无缺血和缺氧等异常,也不影响寿命。生理性低血压状态常见于年轻妇女,尤其是体型瘦长者,而经常从事较大运动量的活动和重体力劳动者也不少见。其低血压的产生常与迷走神经紧张性较高有关。
病理性低血压(低血压病)除动脉血压低于正常外,常伴有全身乏力、头晕、易疲倦、出汗、心悸等症状,当长时间站立或者由卧位(或坐位、蹲位)转为站立时,上述症状更为明显,甚至昏倒。低血压病又分为急性低血压和慢性低血压,急性低血压多见于各种休克和急性心血管障碍。慢性低血压可有遗传倾向,也可继发于某些神经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营养不良、内分泌功能紊乱、传染性疾病恢复期以及使用某些降压药时,常伴有相应的不适和检查异常。年轻女性仅动脉血压低于正常,而无任何自觉症状并不属于病态。
对症处理老年性低血压
在夏季时分,老年人尤其要注意低血压的发生。因为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器官退行性病变,体内各种血压调节机制如压力感受器等敏感性均降低,植物神经对血管的调节机制减弱。在炎热的夏季,出汗增多,易导致体内容量不足;在较快速的体位变化时,老年人动脉硬化,血管的弹性差;心脏搏出量又跟不上,易导致低血压的发生。由于大脑对缺血缺氧极为敏感,低血压引起脑组织的缺血性损害极为突出,病人常感头晕、头痛、眼前发黑、健忘、思维迟钝,容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
老年性低血压的防治首先查找病因,如患有贫血、慢性胃出血等病时要及时诊治;如果患的是体位性低血压,在起立或起床时动作尽量缓慢,不可操之过急,每变换一次体位,要休息片刻;体质虚弱者应加强营养。夏季出汗较多时,注意盐和水的补充。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夏季要注意监测血压的变化,按照医嘱及时合理地调整降压药的数量、种类和剂量,以防止低血压的发生。
-
对中老年人的8条饮食建议中老年人消化功能减弱,易引起消化不良,反复发作就会对健康产生影响,根据中老年人的生理特性及营养需求,归纳出以下9项适用中
-
老年人保健常识上了年纪之后,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开始衰老,这时做好保健尤为重要。 合理膳食是基础在现实生活中,关乎老年人健康长
-
老年人跳舞健身需方法适当,否则将适得其反目前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外出活动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广场上,公园里的老人们又开始跳舞锻炼,跳舞是一种很好的健身方法,不像
-
老人延年益寿需做养精、健脑、养神的活动根据中医保健专家的建议,老年人多参加运动是延年益寿的最好方法之一。运动也分很多种,而老年人由于身体的原因不太适合比较剧烈
-
老人如何养生 可以试着这么做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养生才是最好的老年人,养生的话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好的效果,给我们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