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杜绝跷二郎腿
很多人坐在椅子上,会习惯性地跷二郎腿,但跷二郎腿特别容易阻碍腿部血液循环,中医建议,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杜绝跷二郎腿。
一方面,长期跷二郎腿的糖尿病人,容易加重糖尿病病情。因为跷二郎腿会导致血液上行不畅,减少回流心脏和大脑的血液或使速度减慢。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自身血液循环功能比较差,久跷二郎腿甚至会导致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较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在初期仅表现为麻木、发凉、感觉减低、易受伤、浅表伤口不易愈合等情况,而后期则日趋严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据统计,约15%—2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糖尿病足,其中33%会因下肢缺血坏死面临截肢。
预防糖尿病足,首先是控制血糖。糖尿病足主要由于糖尿病造成的肢体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继发感染所致,而控制血糖是减缓周围血管、神经病变发生的最有效手段。二是,由于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足发生的重要因素,所以适当的营养神经药物及适当的足部按摩也是有益处的。三是,保护脚。不要穿过紧的鞋袜,不要光脚行走,还要尽量避免修脚以减少足部受伤的几率。四是,积极治疗脚气。一般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足部真菌感染,真菌感染也是创面难愈的因素之一。五是,做腿部的非负重运动(如在床上做屈伸腿部的运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下肢循环。
即使患上糖尿病足也不必担心,对于病情较轻的糖尿病足患者来说,用些药物抗感染、局部清创就可以了。而病变严重的人多伴有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这时单纯靠药物治疗就不行了,还得配合外科手术。比如清除坏死组织、血管搭桥,甚至是截肢。但如果实施外科手术的话,必须进行全身麻醉,不但创伤大,治疗风险也相当高。
知道了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杜绝跷二郎腿,事实上,如果患者能够加强对双脚的保护和关注,了解糖尿病足的前期先兆,并及时到医院做定期检查和治疗,就能大大延缓病情的发展,有效提高保肢率,不至于恶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
对中老年人的8条饮食建议中老年人消化功能减弱,易引起消化不良,反复发作就会对健康产生影响,根据中老年人的生理特性及营养需求,归纳出以下9项适用中
-
老年人保健常识上了年纪之后,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开始衰老,这时做好保健尤为重要。 合理膳食是基础在现实生活中,关乎老年人健康长
-
老年人跳舞健身需方法适当,否则将适得其反目前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外出活动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广场上,公园里的老人们又开始跳舞锻炼,跳舞是一种很好的健身方法,不像
-
老人延年益寿需做养精、健脑、养神的活动根据中医保健专家的建议,老年人多参加运动是延年益寿的最好方法之一。运动也分很多种,而老年人由于身体的原因不太适合比较剧烈
-
老人如何养生 可以试着这么做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养生才是最好的老年人,养生的话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好的效果,给我们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