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呆国际疾病诊断标准规则
虽然老年性痴呆患者脑组织有其病理特征,但生前尚无可靠的诊断标志,故目前诊断主要依据其临床症状符合痴呆的诊断标准,缓慢进行性发展的特征,结合CT、MRI等辅助证据综合分析,排除可引起痴呆的其他躯体和脑的疾病,如血管性痴呆、脑炎后遗症性痴呆、脑外伤后遗症性痴呆等。
目前常采用1992年第十次修订(ICD-10)的关于老年性痴呆的国际疾病诊断标准:
(1)存在痴呆。
(2)潜隐起病,缓慢变化,通常难以指明起病的时间,但他人会突然察觉到症状的存在。在进行性发展过程中,可出现一个相对稳定期。
(3)无临床依据或特殊检查的结果能够提示精神障碍是由其他可引起痴呆的全身性疾病或脑的疾病所致(例如,甲状腺功能低下、高血钙、维生素B12缺乏、烟酸缺乏、神经梅毒、正常压力脑积水或硬膜下血肿)。
(4)缺乏突然性、卒中样发作,在疾病早期无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体征,如肢瘫、感觉丧失、视野缺损及运动协调不良(但这些症状会在疾病晚期出现)。
我国中华医学会于1989年也制定了老年性痴呆的诊断标准;
(1)符合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2)符合痴呆的诊断标准;
(3)起病缓慢,痴呆的发展也缓慢,可有一段时期不恶化,但不可逆;
目前常采用1992年第十次修订(ICD-10)的关于老年性痴呆的国际疾病诊断标准:
(1)存在痴呆。
(2)潜隐起病,缓慢变化,通常难以指明起病的时间,但他人会突然察觉到症状的存在。在进行性发展过程中,可出现一个相对稳定期。
(3)无临床依据或特殊检查的结果能够提示精神障碍是由其他可引起痴呆的全身性疾病或脑的疾病所致(例如,甲状腺功能低下、高血钙、维生素B12缺乏、烟酸缺乏、神经梅毒、正常压力脑积水或硬膜下血肿)。
(4)缺乏突然性、卒中样发作,在疾病早期无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体征,如肢瘫、感觉丧失、视野缺损及运动协调不良(但这些症状会在疾病晚期出现)。
我国中华医学会于1989年也制定了老年性痴呆的诊断标准;
(1)符合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2)符合痴呆的诊断标准;
(3)起病缓慢,痴呆的发展也缓慢,可有一段时期不恶化,但不可逆;
相关文章
-
对中老年人的8条饮食建议中老年人消化功能减弱,易引起消化不良,反复发作就会对健康产生影响,根据中老年人的生理特性及营养需求,归纳出以下9项适用中
-
老年人保健常识上了年纪之后,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开始衰老,这时做好保健尤为重要。 合理膳食是基础在现实生活中,关乎老年人健康长
-
老年人跳舞健身需方法适当,否则将适得其反目前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外出活动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广场上,公园里的老人们又开始跳舞锻炼,跳舞是一种很好的健身方法,不像
-
老人延年益寿需做养精、健脑、养神的活动根据中医保健专家的建议,老年人多参加运动是延年益寿的最好方法之一。运动也分很多种,而老年人由于身体的原因不太适合比较剧烈
-
老人如何养生 可以试着这么做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养生才是最好的老年人,养生的话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好的效果,给我们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