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应尽量避免踢毽子
63岁的林阿姨退休后喜欢上了踢毽子,每天早上到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和一群老年人一起踢1~2个小时。她认为,踢毽子的运动强度适中,大家一起踢有气氛,是非常好的锻炼。可是过了一年后,她渐渐感到左膝关节疼痛,她以为坚持锻炼就会没事,不料疼痛发展成肿胀,更糟糕的是,林阿姨发现左膝已经蹲不下去了。医生接诊后发现,林阿姨长期踢毽子用来支撑的左腿,膝关节已发生严重的退行性病变。
膝关节复杂易损伤
专家介绍,膝关节是*最大、结构和功能最复杂的关节之一,受到损伤的机会也比较大。近年来,老年人因为踢毽子造成膝关节受损的病例越来越多见。老人们在踢毽子时一般只用一条腿踢,另一条腿从头到尾都是作为支撑,这会把身体重量都压在这条腿的膝关节上,而且起踢一瞬间向下的爆发力和扭腰带动的旋转力给膝关节造成磨损,久而久之便会造成“退行性病变”。
此外,由于踢毽子动作单一,反复起踢的一条腿也容易损伤到膝关节的外侧副韧带。
感到不舒服时别硬撑
病变之初,关节内发生无菌性滑膜炎,症状为关节肿胀和周围肌肉疼痛。周和平说:“很多人锻炼都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身体某一部位出现不适后仍坚持锻炼,认为忍一忍就过去了。其实这往往是损伤和病变早期的表现,如果及时停止该部位的锻炼,情况会好转。”
继续踢下去,膝关节的退行性病变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骨刺、半月板磨损、交叉韧带受损,外在的典型症状是不能下蹲。正常人完全下蹲以后,大腿小腿的夹角应达130~150度,而林阿姨的左腿蹲到90度就下不去了,生活能力受到一定损害。
45岁以上尽量别踢毽子
医生为林阿姨进行了手法按摩,把膝盖髌骨下方突出的脂肪垫进行复位,再配合热疗等康复措施,又给她戴上护膝以限制运动。治疗了20多天后,林阿姨的左膝现已能完全下蹲,但站起来还需要扶着墙或别的支撑物。周和平称,及时对受损关节进行理疗效果很好,如果任由退行性病变恶化下去,恐怕就得做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了。
专家忠告: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应尽量避免踢毽子运动,尤其是肥胖的人,因为压在支撑腿膝关节上的重量会更大。如果一定要踢,就要注意控制时间,避免玩花样动作,特别是支撑腿顿地起跳后凌空“飞脚”的踢毽动作,这对膝关节伤害更大。
膝关节复杂易损伤
专家介绍,膝关节是*最大、结构和功能最复杂的关节之一,受到损伤的机会也比较大。近年来,老年人因为踢毽子造成膝关节受损的病例越来越多见。老人们在踢毽子时一般只用一条腿踢,另一条腿从头到尾都是作为支撑,这会把身体重量都压在这条腿的膝关节上,而且起踢一瞬间向下的爆发力和扭腰带动的旋转力给膝关节造成磨损,久而久之便会造成“退行性病变”。
此外,由于踢毽子动作单一,反复起踢的一条腿也容易损伤到膝关节的外侧副韧带。
感到不舒服时别硬撑
病变之初,关节内发生无菌性滑膜炎,症状为关节肿胀和周围肌肉疼痛。周和平说:“很多人锻炼都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身体某一部位出现不适后仍坚持锻炼,认为忍一忍就过去了。其实这往往是损伤和病变早期的表现,如果及时停止该部位的锻炼,情况会好转。”
继续踢下去,膝关节的退行性病变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骨刺、半月板磨损、交叉韧带受损,外在的典型症状是不能下蹲。正常人完全下蹲以后,大腿小腿的夹角应达130~150度,而林阿姨的左腿蹲到90度就下不去了,生活能力受到一定损害。
45岁以上尽量别踢毽子
医生为林阿姨进行了手法按摩,把膝盖髌骨下方突出的脂肪垫进行复位,再配合热疗等康复措施,又给她戴上护膝以限制运动。治疗了20多天后,林阿姨的左膝现已能完全下蹲,但站起来还需要扶着墙或别的支撑物。周和平称,及时对受损关节进行理疗效果很好,如果任由退行性病变恶化下去,恐怕就得做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了。
专家忠告: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应尽量避免踢毽子运动,尤其是肥胖的人,因为压在支撑腿膝关节上的重量会更大。如果一定要踢,就要注意控制时间,避免玩花样动作,特别是支撑腿顿地起跳后凌空“飞脚”的踢毽动作,这对膝关节伤害更大。
相关文章
-
对中老年人的8条饮食建议中老年人消化功能减弱,易引起消化不良,反复发作就会对健康产生影响,根据中老年人的生理特性及营养需求,归纳出以下9项适用中
-
老年人保健常识上了年纪之后,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开始衰老,这时做好保健尤为重要。 合理膳食是基础在现实生活中,关乎老年人健康长
-
老年人跳舞健身需方法适当,否则将适得其反目前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外出活动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广场上,公园里的老人们又开始跳舞锻炼,跳舞是一种很好的健身方法,不像
-
老人延年益寿需做养精、健脑、养神的活动根据中医保健专家的建议,老年人多参加运动是延年益寿的最好方法之一。运动也分很多种,而老年人由于身体的原因不太适合比较剧烈
-
老人如何养生 可以试着这么做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养生才是最好的老年人,养生的话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好的效果,给我们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