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穴”足三里的艾灸方法
足三里穴是针灸治疗的常用穴位,也是一个养生保健、强身健体的要穴,因其位于外膝眼下三寸处而得名,又称下陵、下三里、鬼邪。古人把三里灸又称为“长寿灸”。
俗语说“若要安,三里常不干”。从中医角度讲,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脾胃功能强健,气血化生充足,就可以营养全身,使得*正气强盛,外邪不能轻易侵袭,即使得病也是较轻的,可以迅速痊愈。运用我国古老的治疗手段——艾灸。长期灸足三里穴,可以起到温中散寒,健运脾阳,补中益气的作用,通过调节脾胃功能来增强*免疫力,达到养生保健、益寿延年的目的。
足三里穴是针灸治疗的常用穴位,也是一个养生保健、强身健体的要穴,因其位于外膝眼下三寸处而得名,又称下陵、下三里、鬼邪。古人把三里灸又称为“长寿灸”。简单方便,大家不妨一试:
【位置】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即外膝眼)下3寸(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宽度),距胫骨(即小腿前正中的腿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宽处。
【施灸】有三种方法可以选择。
1.温和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足三里穴,在距皮肤2~3厘米处固定,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
2.回旋灸:在施灸时,手持艾条,使点燃的一端与皮肤保持一定距离,但不固定,而是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施灸。
3.雀啄灸:使艾条燃着的一端与穴位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上,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垂直穴位一上一下移动施灸。
《江间式心身锻炼法》载:“无病长寿法:每月必有十日灸足三里穴,寿至二百余岁。”实际上,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确定施灸的频率,不必拘泥于前人所述。每次灸双侧的足三里各10~15分钟,至皮肤稍起红晕即可。
【注意事项】
不管那种方法,都应在保证施灸安全、不被烫伤的前提下进行,施灸者可将食、中两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这样可以通过施灸者手指的感觉来感知患者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距离,防止烫伤。
如果觉得自灸足三里比较复杂,也可以每天早晚按摩足三里穴。每次10-15分钟。还可以在足三里穴位注射一些调理药物,如黄芪注射液等。请在医师指导下应用。
好文推荐:
中医文化为什么只能诞生在中国? >>>
中医一周资讯大盘点>>>
-
做艾灸一定要注意这几个问题艾灸可以辅助治疗多种疾病,并且具有调理身体的作用,能够起到疏通经络的功效,但是艾灸时也要注意很多问题,应该要耐心坚持,并
-
针刺治疗腱鞘囊肿囊肿可分单房和多房,一般以单房多见,生长缓慢。开始时囊肿质地柔软,按之有轻度波动感,迁延日久运动时可稍有不适。临床上用穿
-
脑瘫患儿可试试针灸脑瘫、自闭症、多动症和弱智是儿童脑病的四大类。“现在针对儿童脑病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都还很不成熟,很多患儿家庭因为对该病
-
针刀疗法 可治颈椎病针刀既可以通过针刺手法起到针灸作用,又能在体内发挥切割、剥离等手术刀作用。由于切割、剥离时产生的损伤很小,不见创口,更无
-
中医针灸养生介绍到了唐代,针灸保健已占有相当位置,如在《千金要方》中,就论述了许多针灸方面用以保健的材料。宋代王执中著的《针灸资生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