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医频道 > 中医精粹

中医养生的三大基本措施

中医养生的三大基本措施

其实中医在养生方面都是非常的重视的,并且现在生活当中,由于疾病的种类的繁多,人们对于自己的身体健康慢慢的也重视起来,并且在平时生活当中非常重视养生的问题,那么中医养生的主要的基本的措施都是有哪些呢?

中医养生的三大基本措施

措施一:营养均衡

《黄帝内经》中提及“饮食有节,饮食有时,饥饱得中”。今天我们也认识到任何单一的营养都不可能维持身体的健康,提倡营养均衡。

脂肪:包括了油脂、脂肪、类脂。提供*热量、参与激素的合成、保护脏器、调节体温。

蛋白质:为*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构成机体、形成抵抗力、酶的催化、参与激素调节、促进生长和修补*组织。

糖:糖不仅指葡萄糖、蔗糖,还包括多种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是*活动热量的主要来源。

维生素:不参与细胞的构成也不提供热量,但是*生长、代谢、发育不可或缺的物质,而且还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矿物质:构成*骨骼、神经传导、酶的催化和代谢。

水:生命之源,对*的作用仅次于氧气,占体重的60-70%。起到润滑、运输、稀释、代谢作用。

所以,相比较传统的保健药材,营养均衡才更有利于长寿和健康。

措施二:运动

运动可以延长寿命,强壮体魄;提高*新陈代谢,让器官组织细胞快速的更新;抵抗疾病;产生“快乐因子”,对抗压力;同时可以改善体型,提高心肺功能和促进血液循环。

中医认为,经常活动筋骨可以调节气息、安神养心,起到疏通气血和延年益寿的目的。在古医书中提到“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这里的动摇指的就是运动。

现代人如果没有耐心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那么将需要用一生的耐心来面对疾病带来的痛苦。

措施三:知足常乐

俗话常说“百病从气生,百病从郁起”,长期不良的情绪,如出现紧张、焦虑、抑郁和愤怒等,容易导致血压上升、冠心病、消化道问题、免疫力低下、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心理问题。

中医认为,不良的情绪和心境会导致肝脏疏泄功能降低,肺气受损,出现气滞,而引起百病丛生。反之积极的心态会给健康带来诸多好处。

对于中医养生的主要基本措施,希望大家一定要认真的对待起来,尤其是在养生的过程当中,我们一定要多加重视,调节自己的气息,并且一定要避免一些暴躁脾气的现象发生在平时生活当中,我们一定要做到知足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