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医频道 > 中医精粹

夏天滋补养生的3个注意问题

夏天滋补养生的3个注意问题

在夏天*很容易出汗,很容易感到身体口渴和乏力,这些都是耗气伤津的体现。因此我们在进补的时候适合吃一些性平,微苦,切忌滋腻、温热之品,科学进补才能真的补。推荐选用原则如下:

一、滋补

就是服用具有滋腻性质的补品、补药来补益虚弱的方法。常用的滋补食品有猪肉、牛肉、羊肉、母鸡、鹅、鸭、鳖、海参等,滋补药物有熟地黄、阿胶、鳖甲、鹿角胶以及各种补膏,如十全大补膏、洞天长春膏等。由于这些补品、补药都会增加消化道负担,有的还偏于温性,所以在夏季一般很少服用。然而它们的补益作用较强,对比较严重的体质虚弱者有很好的调治作用,因此像患重症、手术后或妇女分娩后,即使在夏天也照样可以服用。不过要注意:(1)适量服食,不要过量;(2)胃口不好、舌苔厚腻,或发热、腹痛泄泻时不宜服食。

二、清补

就是服用有补益、清热功效的补品、补药来补益虚弱的方法。常用的清补食品有百合、绿豆、西瓜等;清补药物有西洋参、沙参、麦冬、石斛(包括枫斗)等。但要注意:第一是身体阳虚,有畏寒肢冷症状的人必须少食或不食;第二是服食应该有所节制,在春夏两季过于用寒凉药物,会损伤*的阳气。

三、平补

就是服用性质平和的补品、补药来补益虚弱的方法。这一类补品、补药为数较多,如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燕窝、蛤士蟆、紫河车、银耳、猪肝等。这些补品、补药既无偏寒、偏温的特性,又无滋腻妨胃的不足,若能在夏季正确服食,同样可取得良好效果,只是在吸收蕴蓄方面略逊于冬令进补。

为了更好的滋补自己的身体,有时候还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进补方式。气虚的补气、阴虚的要补阴、心虚不宁的要补心、脾虚食少的要补脾等等。当然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可以选择在中医的指导下实行。

中医频道热文排行:

减肥中草药找来不易 且用且珍惜 >>>

工作被骂 可能是早餐让你变傻 >>>

夏日打瞌睡大作战 Are You Ready? >>>

拖延症:这是病 得治! >>>

女人的福利:舌尖上的丰胸食物 >>>

上班族午休睡觉要避开这些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