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医频道 > 中医精粹

中医调养治疗女性痛经

中医调养治疗女性痛经

很多女性都有痛经的烦恼,在月经前期及月经期经常会感到小腹坠胀,腰部酸疼。专家介绍说女性痛经需要由内而外进行身体调养才可以去除痛经的症状。下面请中医专家为我们讲讲中医治疗痛经的方法。

1、气血虚弱

主证:经期或经净后,小腹隐痛、喜揉按,月经色淡量少,质稀,伴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虚细。这是常见的痛经的分型。

分析:体虚气血不足,经行后血海空虚,胞脉失养,或体虚阳气不振,运血无力,故见经期或经净后小腹隐痛,喜揉按;气虚阳气不充,血虚精血不荣,故经血色淡量少,质稀。余症亦为血虚气弱之象。

2、肝肾亏虚

主证,经净后小腹隐痛、腰酸,经血量少而质薄,经色暗淡,或有头晕耳鸣,小腹空坠不温,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分析:这种痛经的分型表现为肝肾亏虚,冲任俱虚,精血不足,行经之后,血海更虚,胞脉失养,故经净后小腹隐痛;精亏血少,阴损及阳,经量少而色淡质薄,小腹空坠不温;肾虚精亏,清窍失养,故头晕耳鸣;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酸。

3、湿热下注

主证:经前、经期少腹胀痛,经量多,色红,质稠或有块,平日带下色黄或有秽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这种痛经的分型是比较常见的。

分析:外感或内蕴湿热,流注冲任,阻滞气血,经行不畅,故经来腹痛;热扰冲任,则量多色红有块;热灼津液,则经水质稠;湿热下注,伤及任带,则平日带下色黄或有秽臭。舌脉均为湿热内盛之象。

上面介绍了痛经在中医范畴的分类,大家不妨分析一下自己属于哪个痛经类型,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中医疗法,希望以上讲解对患有痛经的女性朋友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