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医频道 > 中医精粹

专家支招:中医巧治宝宝流口水

专家支招:中医巧治宝宝流口水

流口水是宝宝的正常生理现象,一般从宝宝三个月开始,6~12个月是宝宝的口水泛滥期。大部分宝宝这时段会长出第一颗乳牙,牙齿生长会刺激牙龈上的神经,引起口水分泌增加。如果到两周过后还是流口水,要引起家长注意了,下面中医支招,帮你巧治宝宝流口水。

幼儿专家介绍,小孩流口水,在中医里,又叫做滞颐,脾之液为涎,肾之液为唾。在正常情况下,涎液上行于口但不溢于口外。若脾胃不和,则往往导致涎液分泌急剧增加,而口涎自出。

在中医理论中,引起流口水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脾胃积热,因为廉泉穴乃津液之道路,如果小儿脾胃素蕴湿热,致使廉泉不能制约,口水就会流出不止。这时候,宝宝的症状可能是口角流口水,口水粘稠,甚至还会有口角赤烂、小便赤短、大便干燥、脸发红、舌头发红,舌苔黄厚、指纹发紫等症状。治疗方法就是清热燥湿泻脾,可以用清热泻脾散治疗。

还有另一种原因是脾胃虚寒。宝宝脾胃虚寒,就导致口水不能收住,流出不止。脾胃虚寒的宝宝流出的口水是稀的,另外还有小便清长,脸色发白、舌苔薄白,指纹淡红等症状。治疗方法是用“张涣温脾汤”加味:丁香、木香、半夏、白术、干姜、益智仁、乌药。

另外,还可以用草药单方。如用石斛煮水煎服,如果加青果,效果更佳,可以连服5~7天。或者生姜3克,甘草6 克,煎水服用,直到好为止。

如果你家宝宝有流口水不断地现象,检查时又没有查出病因,不妨试试以上中医疗法,也许可以对宝宝病情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