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胎养”静道观
中医养生保健文化中,妊娠期的保健尤有特色。所谓妊娠期保健,即古人所谓胎养学说。主要记载在历代妇科与儿科的书籍中,如《千金方》中称“养胎”,《产孕集》中称“养孕”,《育婴家秘》中称“胎养”。名称虽不同,但防止流产、死胎、畸形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纵观众多关于胎养的著作均与静道有深刻的联系。 “静以参天地之玄,静以修身心之妙。”《易经》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静非不动,《周子》曰:“无欲故静。”其所谓“无欲”,无人欲之意,无人欲纯乎天理,就是以天理为静,以人欲为动。静而性定,所以定静安虑是人的行为实践基础。人要把握自己的行为,就必须在心理生活上,有其确实之道德基础。因为人和万物不同的地方,在于心理生活上有确实的道德基础。主静,就是在心理上建立起确实的道德基础的一个方法。无论儒家、道家、法家,把握他们自己的行为,都先着眼于心理生活上的确实的基础。
静以养心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静心可使心境澄清,不受物欲的搅乱,使其灵秀的本质得以保全。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宰一身之神明,心牵缠于物,纷乱杂扰,不能为五官百骸做主张,则一身皆受其累;而七情所伤,五脏各应其感,心俱受之。故《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谓:“愁忧恐惧则伤心。”子母同体共生,母病及子,心神不安则胎动不宁,心神宁静则胎元安静。因此,孕妇应保持心境平和清净,勿受扰于外物,方使胎元安稳。
静以养气
胎居母胞,与母同秉一气血而生,母之气血若乱,胎之气血随之而乱,母有所感,胎有所应。物之相感,静感则吉,躁感则凶。可见母亲气血的变化,对胎儿影响甚大。古人云:“止怒莫若吟诗,守礼莫若存敬,存敬莫若安静。”因此,孕妇只有做到内静外敬,气将大定,才能清净安宁,舒卷自如。胎儿亦受惠其中,安然稳固,不致坠动不安。
好文推荐:
相关文章
-
高血脂吃什么好?绿豆海带汤降血脂高血脂应该要多吃一些绿豆和海带,具有降血脂的作用,尽量吃清淡的食物,有利于降低血脂,红薯具有降血脂的作用,燕麦片具有降血
-
采用肚脐敷药可缓解失眠吗在平时生活中因生活节奏,并加上工作压力、劳累等影响,使得我们的身体偶尔会出现短暂时期的失眠、腹胀、女性的痛经等等不适,但
-
家中有老人常备哪些中成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很多老年人的身体体质正在不断的降低,身体的各种功能正在慢慢的退化,抵抗力也在不断的下降,这样就会使身
-
中医如何治疗精子下降在日常男性对待自身健康,使之都是非常大意和有所忽视的,特别有嗜好频繁的进行桑拿、热水浴,殊不知这样给体内精子造成极大
-
发生牙龈出血后如何利用中药进行缓解有时刷牙的时候会出现流血,实际这都是牙龈出血所造成的,由于刷牙时没有掌握很好的方法,继而出现了大量的牙齿流血现象,如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