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医频道 > 中医精粹

老师用嗓量力而行 预防有妙招

老师用嗓量力而行 预防有妙招

嗓音疲劳

    嗓音工作超过一定的时间和强度以后,音量和音质下降的现象称为嗓音疲劳。疲劳是一种生理现象,它保护机体不受损害,是一种要求休息的信号。嗓音疲劳后适当休息,得到恢复,则有锻炼的意义;疲劳过度则产生嗓音疾病。

    病因病理:嗓音疲劳本身不算疾病,但引起嗓音疲劳是有原因的,这些原因如果在嗓音发生疲劳后仍不去除,则成为嗓音疾病的病因。用嗓过度或发声方法不当,或妇女月经期,或在脑力、体力劳动强度较大而休息较少时连续用嗓,容易发生嗓音疲劳。

    临床表现:轻度嗓音疲劳多出现在连续发声时间较长以后,感觉嗓音不清脆,讲话吃力,口咽干燥。检查声带轻微充血,闭合良好。休息一天即可恢复。

    重度嗓音疲劳出现在连续发声或大声讲话、歌唱之后,声音嘶哑,讲话很费力,咽喉干燥,或有痰而咳之不出,但无发热、鼻塞流涕及咳嗽等感冒或咽喉炎症状。休息二、三天后能恢复。

    治疗:轻度嗓音疲劳一般不须处理,也可以用一些胖大海、石斛之类中药泡茶饮服。重度嗓音疲劳则应服用中药茶剂或响声丸,也可以服用一些维生素B、C、E之类,以加强营养。

    预防保健

    1、用嗓应量力而行,避免用嗓过度,出现轻度嗓音疲劳,就应当声休。

    2、在嗓音疲劳时尤其要注意冷暖气候变化,防止感冒。

    3、用嗓后宜饮热茶,忌冷饮,亦忌辛辣或过咸的饮食。

    4、在喉部作一些保健按摩,例如上下轻按人迎穴,每次数十下,每日1-2次,可促进气血流通,消除嗓音疲劳。

    急性喉炎

    急性喉炎是喉部粘膜的急性普通炎症,有时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表现。好发于冬春季及温度变化较大的时候。

    病因病理:急性喉炎可出现在嗓音疲劳过度以后,往往在用过大的音量突然发音之后,或讲课时间太长以后发生,受凉、烟酒过度、粉尘或有害气体刺激等因素,可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引起喉部粘膜发生病细菌感染性炎症。中医认为本病因于风寒、风热之邪侵犯*,肺气失于宣肃,以致声门不利。 

    临床表现:咽喉部发痒、烧灼感,或疼痛,发音变粗糙、低沉。严重者声音嘶哑,甚至完全失音,只能耳语。发热,但大多不明显,少数患者体温可达38摄氏度以上。或伴有咳嗽、鼻塞、流涕等其它感冒症状。检查咽部可有充血、水肿。声带充血、水肿。若为发声过度引起者,声带往往是部分充血;合并感冒者,大多整个声带充血。发音时声门关闭不密。

    治疗:中医治疗:(1)风寒型:不发热,粘膜充血不明显,口不渴,舌苔薄白,用六味汤:荆芥、防风、枯梗、僵蚕、薄荷、甘草;(2)风热型:粘膜充血,口微渴,舌边尖红,或伴发热,用桑菊饮。西药可用抗生素口服、注射或雾化吸入。

    预防保健

    1、声休很重要。最好禁声3-5天,至少应避免大声讲话和连续讲话。用耳语声发音也不能让声带得到休息,所以也不是好办法。

    2、若用棉花或橡皮塞塞住外耳道,会使患者讲话声音减小。

    3、宜多饮开水。畏寒而不发热者,可以饮生姜汤,发汗而减轻病情。

    4、空气宜温暖湿润。干燥寒冷的空气不利于本病康复,但温度太高也不好。

    慢性喉炎

    慢性喉炎是指喉粘膜长期的炎症。一般包括慢性单纯喉炎、慢性肥厚性喉炎和慢性萎缩性喉炎。声带水肿、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及室带肥厚者,亦可属慢性喉炎范畴,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有一定特殊性,所以一般另列专节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