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医频道 > 中医精粹

中医治疗口臭四种验方

中医治疗口臭四种验方

很多人都有口臭的毛病,口臭说小就小说大就大,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怎样才能避免口臭呢?

口臭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或过多地食用辛辣食品,以及劳倦过度等不良的生活方式造成的脾功能衰竭,胃肠功能减弱,使食物在肠内得不到正常的消化,大量食物糟粕不能排出体外,愈积愈多,形成毒素进入肠壁血液,从而伤害脏腑引发各种疾病。而沉积在肠内的食物糟粕时间一长就会积滞生热,产生臭气,向上蒸发,通过口腔及鼻咽部位形成口臭。因此,治愈口臭必须先清除肠壁和脏腑内血液中的毒素,使肠胃恢复正常,沉积在肠内的食物糟粕得以排出体外,根除形成口臭的第一个环节,从而治愈口臭恢复健康。

口臭患者表现为消化功能不好,经常肚子胀满,不思饮食,大便干稀不均,舌苔厚腻。有人还会出现打嗝有酸腐味儿,便秘屁臭等症状。可以服用香砂养胃丸或保和丸,以帮助消化为主。配合中药佩兰10克,沸水冲泡后当茶饮,效果会更好。中医认为属于食积化热化火,需要把宿食积滞排出去,胃肠功能得以恢复,口臭才能消失,用药以泄热通便为主。中成药可选用六味安消胶囊、六味能消胶囊,汤药可用“清胃散”加减(黄连、生石膏、大黄、枳实、连翘等)。单方番泻叶5克,沸水冲泡,早上饮用,清热通便效果也不错。

  如果口臭的同时,伴有口腔溃疡,口渴喜冷饮,属于心胃火盛,可喝竹叶粥治疗。竹叶粥专门清泻心胃实火,具体做法为:先将生石膏45克加水煎20分钟,再放竹叶15克(鲜竹叶30克)。同煮七八分钟后,倒出竹叶,加米煮至粥烂熟。加白糖适量,放至温凉后食用。平时可用性味寒凉的白萝卜、西瓜榨汁喝。

  对于身体壮实的年轻人出现的口臭、便秘,饿一顿,少吃点,吃得清淡点。平时少吃辣椒、油腻(高蛋白、高脂肪)等容易上火的食物,多吃芹菜、绿豆芽、苦瓜等具有清热作用的蔬菜;少喝白酒,多喝白开水。舌苔厚腻者,每天早晚除了刷牙漱口,最好用舌刷或洁净的毛巾轻柔地刷除舌苔。这样可以迅速清除口腔异味。

中医认为治疗口臭应以清肺胃之热、润大肠之燥为原则。下面是一些食疗方:

竹叶石膏汤:生石膏、芦根各30克,生地、金银花各12克,竹叶、麦冬、法夏、连翘、桔梗各9克,甘草3克,清水五碗半煎取一碗温服,服药期间少吃虾、蟹、笋、蛋、花生等易发物及其它肥腻、难消化食物。

麻子仁丸加枇杷叶清肺汤饮:火麻仁30克,枇杷叶、桑白皮、黄柏、枳实、厚朴、白芍、北杏、知母、麦冬各9克,大黄(后下)6克,黄连、甘草各4.5克,清水六碗煎取一碗温服。便秘甚者,可酌加番泻叶4.5克,以加强通便作用。

慢性鼻炎或鼻窦炎而致口气腥臭者:辛夷花、苍耳子、苏叶、枳实、厚朴、鱼腥草各9~12克,甘草、薄荷叶(后下)各4.5克,水煎内服。

饮食疗方:用土银花、土茵陈、土牛膝各9克,紫苏叶4.5克,鸡蛋一只,冰糖少许,煲糖水食用,或咀嚼茶叶,对除口臭亦有一定作用。

如果口臭久治不愈,有可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引起,需要到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