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中透露的养生之道
谚语是人民群众长期生活斗争经验的总结,用通俗精练的语句表达出深刻的道理。古往今来,人们对养生防病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并浓缩成了谚语,成功地指导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的各个方面。
“民以食为天”,在谚语中,涉及饮食养生的相当广泛。
自古以来,生姜除了用于烹调外,更突出的就是它的药用保健功能。因此。民间广泛流传着“天天吃生姜,身体能健康”“早吃三片姜,赛过喝参汤”“冬日吃姜,不畏风霜”“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处方”等谚语。现代科学研究已表明,生姜具有抑制体内过氧化脂质的作用,故而能抗衰老,另外还有利胆、抗风湿、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抑制癌细胞的扩散和增殖等功效。上述谚语中提到的萝卜,也是一味具备极好养生作用的佳蔬。“吃萝卜,喝热茶,大夫急得满街爬”,萝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能顺气消食,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散瘀解毒,清凉止渴,利大小便,确可称得上是人们健康的好帮手。
在谚语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涉及到饮食卫生。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吃茶泡大米饭,不喜欢吃玉米等杂粮。母亲就时常在我耳边念叨:“热饭冷茶淘,娘做郎中也医不好”“五谷杂粮多进口,大夫改行拿锄头”。又如吃水果,要注意“桃养生,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桃一筐”。在一日三餐方面,谚语中既有“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的说法,也有“少吃多餐,益寿延年”“一顿吃伤,十顿喝汤”“宁吃半餐,不吃断餐”“暴饮暴食易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的告诫。在谚语中还流传着这样一些话:“甜言夺志,甜食坏齿”“不染烟和酒,活到九十九”,对人们在饮食上的一些嗜好与健康的关系进行了概括。
在养生谚语中关于四季调理养生的也比比皆是。仅就穿衣来讲,就有“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加帽”“未吃端午粽,棉袄不能松”,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捂秋冻”。春天气候乍暖还寒,早晚及室内外温差大,尤其是常有春寒侵袭,因此春天尤宜注意防风保暖,衣服宜渐减,不宜顿减,使人受寒。秋天室外温度虽渐冷,但室内温度尚高,此时则不宜过早地穿上过厚的衣服。“若要小儿安,三分饥和寒”的谚语更直截了当地指出:控制饮食,不要给孩子穿过多过厚的衣服,才能增强孩子的抗病能力,保证孩子健康成长。另外,“睡觉不蒙头,清晨郊外走”“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好人老睡成病,病人老睡成死”“吃人参不如睡五更”等则强调人们既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又不能贪睡赖床,应早睡早起,同时注意睡眠时的足部保暖等。
现代医学研究还表明,人们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的健康。人生犹如一只五味瓶,酸甜苦辣样样俱全,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欢乐,也有悲哀。谚语说:“活人不自在,自在不活人”“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此谓人生的真实写照,关键是看自己怎样去对待。一个人难免会遭遇工作学习的困难或疾病的折磨,这时候怎么办?这里讲一个小故事:英国着名化学家法拉第年轻时,由于长期从事繁忙的科研工作,经常头疼失眠,多方医治也没有效果,十分苦恼。一次,一位着名的医生给他检查后开了一张处方,上面写的却不是药名,而是一句英国谚语:“一个丑角进城,胜过一打医生”。法拉第仔细琢磨,悟出了其中奥妙。从此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去看喜剧及滑稽戏、马戏,每次都大笑而归。久而久之,他的瘸好了,健康地活到76岁。这一点,在我国的谚语中表述得叟为准确贴切:“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心宽才能体胖”“笑口常开,青春常在”。放眼古今长寿者,多为乐观处世人,这应浚是一个十分有益的启迪。
-
高血脂吃什么好?绿豆海带汤降血脂高血脂应该要多吃一些绿豆和海带,具有降血脂的作用,尽量吃清淡的食物,有利于降低血脂,红薯具有降血脂的作用,燕麦片具有降血
-
采用肚脐敷药可缓解失眠吗在平时生活中因生活节奏,并加上工作压力、劳累等影响,使得我们的身体偶尔会出现短暂时期的失眠、腹胀、女性的痛经等等不适,但
-
家中有老人常备哪些中成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很多老年人的身体体质正在不断的降低,身体的各种功能正在慢慢的退化,抵抗力也在不断的下降,这样就会使身
-
中医如何治疗精子下降在日常男性对待自身健康,使之都是非常大意和有所忽视的,特别有嗜好频繁的进行桑拿、热水浴,殊不知这样给体内精子造成极大
-
发生牙龈出血后如何利用中药进行缓解有时刷牙的时候会出现流血,实际这都是牙龈出血所造成的,由于刷牙时没有掌握很好的方法,继而出现了大量的牙齿流血现象,如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