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瘅为糖调节受损
《内经》中“脾瘅”病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理很似糖调节受损阶段,其病因病机是由于禀赋不足,饮食失常,劳逸失调导致脾虚失运,脾胃气机升降失常,痰湿蕴结于中焦。
脾瘅为糖调节受损阶段
糖调节受损包括糖耐量异常(餐后2h血糖≥7.8mmol/L而<11.1mmol/L)、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6.0mmol/L而<7.0mmol/L),是糖尿病前期阶段。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吕仁和老师根据糖调节受损阶段人群多表现为形体肥胖,下肢酸沉,懒动乏力或有胸脘痞闷,大便溏滞不爽,恶热多汗,口干口渴但饮水不多,舌苔腻,脉滑或弦或濡,或无明显自觉症状,仅表现为形体肥胖、舌苔腻,临床既无“三消”症状,也无阴虚燥热之病机,结合经典理论研究,提出糖调节受损阶段类似《内经》中的“脾瘅”病的观点。《素问·奇病论》云:“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说明脾瘅的成因是五谷之气过盛溢出而形成。《临证指南医案》云:“口干一症,内经谓之脾瘅,此甘非甘美之甘,瘅即热之谓也。人之饮食入胃,赖脾真以运之,命阳以腐之,蒸酿者然……倘一有不和,肥甘之疾顿发,五液清华,失其本来之真味,则淫淫之甜味上犯不已也,胸脘必痞,口舌必腻。”说明脾瘅形成的机理是脾胃蕴热,与糖调节受损阶段的病变机理相同。脾瘅预后如《素问·奇病论》云:“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说明如不及时干预,即可转为消渴,进一步证明“脾瘅”是糖尿病前期,即糖调节受损阶段。
脾瘅病机
1.脾气郁遏
脾瘅形成的外因是由于进食过多肥甘厚味,导致脾胃气机郁遏,升降失职。脾不升清,精微物质不能布散周身,反化生痰浊;胃不降浊,浊阴留着体内,清浊不分,痰浊内停,郁而化热,形成“脾瘅”。后天因素的饮食失节,劳逸失调,特别是多食、少动、抑郁极易导致脾气郁遏。此类人群数量多,且逐渐年轻化,是近年来糖尿病增多的主要原因。
2.脾虚内热
脾瘅形成的内因是由于脾虚生内热,遗传因素或劳倦过度。劳者气耗,思虑过度损伤脾气,脾胃升清降浊功能失常,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谷气留而不行,郁久热生而形成脾瘅,热久伤阴即可转化为消渴。《临证指难医案》将脾瘅病机概括为“中虚伏热”,无形气伤,热邪蕴结,中焦困不转运可知。
脾气郁遏与脾虚内热,一虚一实,虚实夹杂共同导致脾虚失运,痰湿内停,郁久化热,形成脾瘅。
-
高血脂吃什么好?绿豆海带汤降血脂高血脂应该要多吃一些绿豆和海带,具有降血脂的作用,尽量吃清淡的食物,有利于降低血脂,红薯具有降血脂的作用,燕麦片具有降血
-
采用肚脐敷药可缓解失眠吗在平时生活中因生活节奏,并加上工作压力、劳累等影响,使得我们的身体偶尔会出现短暂时期的失眠、腹胀、女性的痛经等等不适,但
-
家中有老人常备哪些中成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很多老年人的身体体质正在不断的降低,身体的各种功能正在慢慢的退化,抵抗力也在不断的下降,这样就会使身
-
中医如何治疗精子下降在日常男性对待自身健康,使之都是非常大意和有所忽视的,特别有嗜好频繁的进行桑拿、热水浴,殊不知这样给体内精子造成极大
-
发生牙龈出血后如何利用中药进行缓解有时刷牙的时候会出现流血,实际这都是牙龈出血所造成的,由于刷牙时没有掌握很好的方法,继而出现了大量的牙齿流血现象,如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