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让高血压患者安枕无忧

专家支招:让高血压患者安枕无忧

炎夏向来是高血压患者比较难过的季节,要有效防治高血压,必须先分清体质。而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高血压患者可分为肝火型、气虚型和痰湿型三大类,下面专家从生活的各个方面介绍高血压患者在夏季应注意的事项。

消暑篇

气虚、痰湿型高血压 降温“悠着点”

盛夏天气湿热,加上因空调造成的室内外高温差,不少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血压“打摆子”的现象。王清海教授称,在这一特殊的季节,要稳定血压,最主要的对策就是避暑降温。“不同类型的高血压患者应会科学使用空调:肝火型患者气温调低一些关系不大,但气虚型和痰湿型的患者就不能过分贪凉,建议室温保持在27~28℃就好,并尽量保持室内温度的稳定,缩小室内外温差。”

另外,气虚型和痰湿型的患者给身体降温要尽量“悠着点”。从高温的室外进入到屋里,不少人习惯一下子把空调开到十几二十度,先凉下来再慢慢往上调。王清海教授称这种做法容易使血管从原来的舒张状态一下子变成收缩状态,为血压升高埋下伏笔。同样,在空调房里逗留长时间后也不宜马上出门。因为外面就是“滚滚热浪”,血管会突然扩张。正确的做法是预先关空调、开窗门,让室内外温差缩小,给身体和血压的变化提供一个缓冲期,这样血压就不太容易“上蹿下跳”了。

专家指出,夏天为防暑长期呆在空调房里的做法并不可取,在早晚气温相对不太高的时候,应多到外面走动,甚至还可适当通过游泳来消暑健身。

运动篇

肝火型高血压 夏季不宜动太多

夏季白天的气温实在太高,但早、晚6时左右气温相对不高的时候,许多高血压患者又易出现血压峰值,此时显然不适宜运动,因此不少患者干脆放弃户外运动。专家称,这种做法不太恰当。

“其实患者无需刻意回避早晚的运动时间,而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在运动前先测好血压,避开峰值半小时后,若血压已稳定下来,便可出门适当做些运动。”专家建议:应根据自己的病情、身体状况,以及天气情况来决定自己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而开始运动时,速度和力度都不要太快太大,应给自己的身体和血压一个缓冲适应的过程。运动频度一般控制在每周3次左右,每次持续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另外,不同体质的高血压患者选择运动强度和运动类型也有不同的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