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疗法致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中药疗法致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群,成人中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中老年人、肥胖、吸烟、饮酒及精神压力大是反流性食管炎的高发人群。下面为大家介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民间验方。

(1)叶鬼针草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一位42岁的患者,人长得十分瘦弱,特别容易感到疲惫,在进餐的时候经常能感到食管有烧灼感,饭后也容易出现呕吐的现象。他总是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不治之症,后来经医生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医生建议他用三叶鬼针草煎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三叶鬼针草60克,蒲公英30克,败酱草15克,川楝子1 0克,元胡1 0克,白芍20克,甘草3克,煎熬成汤药后,每日服1剂,每次服药后,不能吃过硬的食物。他试过之后,果然病情得到了缓解。

(2)醋煎半夏治疗反流性食管灸

于先生今年3 3岁,最近在吃饭时总觉得下咽困难,咽部附近感觉火辣辣的,去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后经一位朋友介绍,在一位行医多年的老中医那里得到了一剂验方,就是用较好的醋煎半夏9克,大火煎30分钟,煎成汤药后,过滤掉药渣,再趁热打入一个鸡蛋,搅拌均匀后服下,每日1次,晚上睡前服用,效果极佳。

中医理论认为,反流性食管炎的致病原因是因为情志不畅、忧郁恼怒而使肝气不能正常疏泄,抑或是由于食用辛辣刺激性及酸性食物过多、吸烟或饮酒过量而导致的脾胃升降失调,胃气上逆,从而引起食后反胃、反酸、吞咽不利等症状出现,所以日常生活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