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疗法可治冠心病

中医疗法可治冠心病

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IHD)。 症状表现胸腔中央发生一种压榨性的疼痛,并可迁延至颈、颔、手臂、后背及胃部。发作的其他可能症状有眩晕、气促、出汗、寒颤、恶心及昏厥。严重患者可能因为心力衰竭而死亡。

很多人想知道,心脏为何会有节律地工作呢?这主要依靠分布在心脏本身的左主干、回旋支和右冠脉三支血管的营养供给。研究发现,如果任何一支发生痉挛、狭窄,都可以造成冠状动脉病变即冠心病。

我们都知道,西方医学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已经从局部揭示了冠心病的病变特征。目前,随着介入技术的普及,冠心病的诊断有了长足进步,支架和搭桥技术也应运而生,挽救了无数冠心病患者的生命。

但是我们的中医注重整体观,包括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天人相应等等。中医认为,人是有机的统一整体,心脏有病病位不只在心,可以由其他疾病累及。理念的不同,也会导致一些治疗方法的不同。

比如在夏季的梅雨季节,气压偏低,特别是三伏天时,许多冠心病患者明显感到胸闷、气短、头昏、胃脘堵闷、不思饮食,颜面似乎蒙上淡黄色,舌诊常见舌面布满黏腻苔垢,号脉脉相细而滑利,中医称作濡脉,西医多认为是缺氧,或许会建议患者进行氧疗,而中医认为是湿邪阻滞,胸阳不展,服用藿朴夏苓汤或三仁汤诸多症状会迎刃而解。

再如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盛开,生气盎然,而许多冠心病患者却无意苦争春,感觉心烦、急躁、口苦、口黏,精神亢奋或焦躁难以自控,心慌胸痛的现象也时常发生,并且出现大便秘结,难以入眠,舌红苔黄腻等症状。遇到这种情况,西医一般认为患者患上了焦虑症,常常给予镇静和抗焦虑药物治疗,但是给患者平添服用镇静药物有可能成瘾的烦恼。而中医认为,这种现象属于痰热征象,按照医生的要求服用黄连温胆汤后就可以纠正不良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