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分期辨治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分期辨治

从2001年1月~2002年12月间,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分期辨证论治痛风性关节炎80例,并与西药秋水仙碱与别嘌醇治疗40例对照,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内科诊疗规范》[1]中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为依据。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蜂窝织炎、假性痛风、银屑病(牛皮癣)关节炎及其他关节炎与合并其它疾病以及用药禁忌者。

1.2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门诊病人,按就诊时顺序为2∶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80例中,男68例,女12例,男女比例为5.67∶1;年龄35~76岁,平均45.85岁;病程8个月~15年,平均3.25年。对照组40例中,男35例,女5例,男女比例为7∶1;年龄33~70岁,平均43.75岁;病程6个月~12年,平均3.05年。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在急性发作期采用 (1)秋水仙碱:开始剂量为0.5mg/h或1mg/h,至症状缓解或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反应或用至最大剂量6mg而病情无改善时停用。(2)中药基本方:苍术12g,秦艽12g,薏苡仁12g,黄柏15g,白花蛇舌草15g,牛膝10g,茯苓10g,萆10g,忍冬藤20g,丝瓜络20g。随症加减为:热盛者加金银花20g,蒲公英20g;湿重者加泽泻15g,麻黄4g;疼痛重者加防己6g,元胡15g;血瘀者加丹参15g,桃仁9g,红花6g;上肢痛甚者加羌活10g,威灵仙15g;下肢痛甚者加独活15g。每日1剂,水煎服。缓解期服用中药:党参20g,黄芪20g,茯苓20g,蜈蚣1条,白术15g,防己10g,威灵仙15g,补骨脂10g,赤芍12g,萆30g,海风藤15g,炙甘草8g。随辨证可适当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疗程共为1个月,并同时交待注意饮食宜忌。

2.2 对照组 急性发作期口服秋水仙碱(服法同上)和扑炎痛(常规用量),缓解期口服别嘌醇0.2g/次,每日3次,疗程共为1月,饮食宜忌同上。

2.3 统计学方法 用X2检验,t检验。

3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