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感冒首需补中气
气虚感冒是感冒中常见的类型,患病后恶寒重,发热轻,体温一般在38℃以下,甚或高热,骨节酸楚,肌肉疼痛。多因饮食不节,劳倦伤脾,脾胃气虚所致。李东垣《脾胃论》指出:“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其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然则奈何?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火则愈。经曰:劳者温之,损者温之。又云:温能除大热,大剂苦寒之药损其脾胃”,立方补中益气汤。笔者体会,社会节奏加快,人们作息习惯改变,饮食不规律,导致脾胃损伤比比皆是,虚火之人越来越多。虚火内盛,易感外寒,感寒之后医者动辄给予抗生素或清热解毒之药,“冰伏邪气”,导致脾胃更加损伤,感冒迁延难愈。临床上秉经意,效东垣,活用补中益气汤或《伤寒六书》“再造散”信手拈来,多能收到良好疗效。
1.补中益气汤案
患者,王××,女,26岁。于2008年6月就诊。自述感冒之后高烧1月余,曾在某三甲综合医院住院治疗,各项检查均正常。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给予对症治疗,高烧不退,体温39℃。经人介绍来诊:形体廋小,面色白光白,畏寒怕冷,声低气怯,便干溲长,纳差腹胀,口淡无味。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大而数。辨证:脾胃气虚,风寒郁表。治则:补中益气,甘温除热。处方:黄芪18g,白术15g,党参18g,当归15g,升麻6g,柴胡6g,陈皮15g,桂枝30g,白芍30g,炙甘草30g,干姜15g,黑附子30g(与生姜45g,先煎1小时),大枣12枚,共7剂。每剂以水1600ml煎至600ml,每次200ml,日3次。服完第一剂后,体温降至38℃,服完第3剂后,体温降至37.5℃。7剂服完,体温控制在37℃。有时劳累后体温上升到37.5℃。宗上方加减共服30余剂,体温正常。嘱常服补中益气丸,避免劳累,禁食生冷。两年来,偶有感冒,嘱服生姜红糖水即愈。
-
心脏病如何治疗?中医帮助治疗心脏病心脏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的老年人应该要做好心脏的保护工作,心脏病最好通过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心脏病效果比较好,而且中医药治
-
五款美味营养汤助你益气补血 美容养颜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女性朋友们都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益气补血,保护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那么美容养颜给我们的身体带
-
气血淤积多病症 血淤的类型有哪几种?气血瘀阻给我们的身体带来的伤害也是比较多的,也会容易带来非常多的危害和疾病的,那么你知道吗?气血瘀堵带来了疾病的危害也是
-
动脉粥样硬化吃什么?6种预防硬化食物老年人更容易出现动脉硬化问题,高血压的人群容易出现动脉硬化,动脉硬化会导致血液粘稠,血液循环不通畅会导致血管堵塞,经常吃
-
糖尿病如何食疗?推荐三种食疗方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疾病,苦瓜汤具有治疗糖尿病的作用,具有稳定血糖的功效,能很明显的降低血糖,枸杞也具有降血糖的作用,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