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健脾、温阳通络法治心房纤颤
田某,男,39岁。患者一年前因和他人争吵,突感心悸气短,胸部憋闷,面色苍白,周身发抖,冷汗如洗,继而晕倒,当即送往县医院。经医生检查后诊断为“心房颤动”收住院。经过3个半月的治疗,房颤仍时发时止。后转入当地某医院治疗7月,房颤仍时而发作,次数减少,病人带药出院。出院后一直口服“乙胺碘呋酮”等西药维持。但每到凌晨3~5点房颤发作,病人甚为痛苦,经人介绍延余诊治。现心悸气短,胸闷发憋,神疲乏力,畏寒怕冷(三伏天睡眠还要盖棉被),面色晦暗,舌体胖,质淡暗,苔白根厚,脉涩。心电图:异位心律,心房纤颤。
辨证:脾肾阳虚,痰瘀阻络,心阳不振。
治法:补肾健脾、温阳通络。
处方:制附片10g,茯苓10g,炒白术12g,炒白芍20g,台党参12g,元胡索10g,广郁金10g,桂枝10g,炙甘草10g,丹参15g,旋覆花(包)12g,5剂。
服药3天后,胸闷发憋、心悸气短发作次数减少。自述底气大增,乙胺碘呋酮由0.1g日2次,改为0.1g日1次。
服上方9剂后,房颤未作,症状明显好转,停服乙胺碘呋酮。后以上方增损调治一月余,诸症消失。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75次/分,大致正常心电图。三月后已重返工作岗位,两年后随访,房颤未作。
按 肾阳虚弱,影响脾气健运,聚饮成痰而痹阻心脉。肾阳不能温煦心阳,气寒则血行迟缓,导致气滞血瘀,心脏脉络失养而发心悸。方中制附子温补先天,助元阳以化气,上通心阳以行心脉血运。配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燥湿,以培补后天之本,早杜生痰之源。桂枝入心助阳,甘草补中益气,辛甘合用,阳气乃生,心阳得复。郁金、元胡、丹参、旋覆花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散结通络。全方补肾健脾、燮理阴阳而治其本,活血化瘀、温阳通络以治标,药证合拍,功效亦彰。
相关文章
-
心脏病如何治疗?中医帮助治疗心脏病心脏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的老年人应该要做好心脏的保护工作,心脏病最好通过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心脏病效果比较好,而且中医药治
-
五款美味营养汤助你益气补血 美容养颜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女性朋友们都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益气补血,保护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那么美容养颜给我们的身体带
-
气血淤积多病症 血淤的类型有哪几种?气血瘀阻给我们的身体带来的伤害也是比较多的,也会容易带来非常多的危害和疾病的,那么你知道吗?气血瘀堵带来了疾病的危害也是
-
动脉粥样硬化吃什么?6种预防硬化食物老年人更容易出现动脉硬化问题,高血压的人群容易出现动脉硬化,动脉硬化会导致血液粘稠,血液循环不通畅会导致血管堵塞,经常吃
-
糖尿病如何食疗?推荐三种食疗方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疾病,苦瓜汤具有治疗糖尿病的作用,具有稳定血糖的功效,能很明显的降低血糖,枸杞也具有降血糖的作用,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