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烹调也有道
烹调可以让食物有更好的口味、清除某些有害物质,并促进消化吸收。但是,在我们洗菜、切菜、做饭的过程中,却不可避免地会损失一部分营养素,尤其是维生素及矿物质。
做主食时,我们淘米、蒸饭的过程,会使大米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如B1、B2、尼克酸和矿物质丢失。淘米时搓洗次数越多、浸泡时间越长,营养素丢失的越多。有人喜欢吃涝饭,即将米煮到半熟涝出,丢弃米汤后再在蒸笼中蒸熟。用这种方法做的米饭,大米中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的保存率分别仅为17~33%、50%和24%。而不丢弃米汤的蒸饭中,硫胺素保存率为62%、尼克酸为30%、核黄素则可以达到100%。面粉经高温处理后,营养素损失较少。煮面条中上述3种营养素的保存率可达70%;保存营养最好的是玉米面窝窝头,3种营养素的保存均可接近100%。
炒蔬菜时,急火快炒营养素损失较少,蔬菜中的维生素可保存60~70%,其中胡萝卜素的保存率在80%以上。我们做饺子馅时,常将蔬菜在开水中焯过后剁碎、挤汁,这使维生素的损失率高达80%。此外,很多人洗菜时喜欢将它们浸泡一段时间,这也会造成蔬菜中的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损失。蔬菜的合理加工原则是:最好用流水冲洗,不可在水中浸泡;煮菜时要等水开后再将菜下锅,汤和菜一起进食;焯菜要在水沸腾时放入,尽量减少菜在水中的时间,焯完的菜不要过量地挤去其中的水分。而洗一些肉类食物,如鸡、鸭等时,水温最好不要过高,这样可以防止脂肪溶于水中,降低其营养价值。洗鲇鱼、泥鳅等时,注意不要过多地洗去其表面的黏性物质,因为它是一种胶质营养素。
另外,原料加工的形状越大越利于保护其中的营养素,因此切菜时不要过碎、过细,否则,营养素与空气接触过多容易氧化,造成一定的营养损失。
从肉类的烹调方法来看,以炸所损失的维生素最多。如维生素B1,在炸时损失45%、煮为42%、焖为30%;维生素B2的损失分别为43%、18%、10%。许多维生素都是溶于水的,比如牛肉炖后营养保存率为56%,其中44%是汤中所含。猪肉中的维生素以炒猪肉保存最多,清炖及蒸则保存较少;炒猪肝中维生素的保存率高于卤肝;肉类腌制时所造成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烟酸的损失很少,只有1%~5%左右。
-
选择油也是有讲究 营养的可以让身体健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能很多人在烹饪的时候都会选择植物油,可是大家不知道,在选择油的质量上面,也是关系着我们大家的身体健
-
煲汤到底有哪些小窍门存在的很多人在煲汤的时候肯定会把上面的一些泡冒给倒掉可能大家不知道这个泡沫要不要倒掉,现在就为大家介绍煲汤的一些窍门到底有哪些
-
简单的家常菜 会呵护自己的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能大家经常在外面吃饭,而且经常吃外面的食物,肯定会给自己造成特别大的影响,所以以后在家里做简单的家
-
鸡蛋应该这么炒炒鸡蛋看似简单,操作起来实属不易。有不少人炒出的鸡蛋不是碎得不成形,就是太老,有时还会糊锅,甚至还有蛋腥味。小编给
-
如何制作金针菇美食金针菇口感爽滑脆嫩,不管是蒸煮煎炒都美味,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而且金针菇不仅好吃,还含有大量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