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粥油 健康又养生

多喝粥油 健康又养生

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各类疾病也进入发病的高峰期。在这样的季节里,人们更加应该多多注意养生。那么在冬季,应怎样注意生活中的饮食营养呢?哪钟粥类能为大家排忧解难?为大家网罗了一些冬季养生粥,让大家喝着热乎乎的粥,补中益气,健脾养胃。

核桃花生玉米粥:

将玉米糁、核桃粒、花生适量加清水同煮,文火熬成粥即可。

核桃含有丰富的磷和大量的亚油酸,磷可营养脑神经,亚油酸可防治动脉硬化;花生富含对心脏有益的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

玉米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有助于*脂肪及胆固醇的正常代谢,可以减少胆固醇在血管中的沉积,从而软化动脉血管。

这款粥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明显的软化血管的作用。

莲藕木耳粥(汤):

莲藕去皮切小块,黑木耳切丝,冬瓜适量,如果煮粥就加米、清水熬成粥即可;如果做汤,就加清水同煮,最后加少许盐调味即可。

莲藕有降脂作用,黑木耳可软化血管,冬瓜利尿降压。

大米玉米粥:

玉米糁、大米各一半。先将玉米糁加清水适量调匀,待大米煮成五六成时加玉米糁同煮至稠即可。

具有益肺宁心、调中开胃、软化血管等功效。适于动脉硬化、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

大蒜粥:

紫皮蒜数枚剥皮,将蒜皮放水沸煮1分钟左右捞出,再将大米放入煮蒜皮的水中煮成稀粥,然后将蒜放入,同煮为粥即可。有软化血管、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

小米粥:

小米熬粥不仅好吃,而且营养丰富、全面,具有有补肾气、益腰膝的功效,是上好的营养食品。

1、补脾胃

小米“治反胃热痢,补虚损,开肠胃”。我们通常说甘味入脾,黄色入脾。小米是黄色的,味甘而咸,因此中医说小米能“和胃温中”。

2、补肾

小米补虚损的功效,不仅仅体现补脾胃上面,还体现在补肾上。小米之味咸淡,气寒下渗,肾之谷也。小米味咸,具有益肾气、补元气的功效。

3、养心安神

喝小米汤“可增强小肠功能,有养心安神之效”。对于那些因胃肠不好导致的失眠,其疗效非安眠药可比。

但由于小米性稍偏凉,气滞者和体质偏虚寒、小便清长者不宜过多食用。

粥油有哪些食疗功效

粥熬好后,上面浮著一层细腻、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质,中医里叫做"米油",俗称粥油。很多人对它不以为然,其实,它具有很强的滋补作用,可以和参汤媲美。

通常所说的粥油是由小米或大米熬粥后所得的。

中医认为,小米和大米味甘性平,都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作用。二者用来熬粥后,很大一部分营养进入汤中,其中尤以粥油中最为丰富,是米汤的精华,滋补力之强,丝毫不亚于人参、熟地等名贵的药材。

中医有“年过半百而阴气自半”的说法

意思是说老年人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肾精不足的问题,如果常喝粥油,可以起到补益肾精、益寿延年的效果;产妇、患有慢性胃肠炎的人经常会感到元气不足,喝粥油能补益元气、增长体力,促进身体早日康复。

喝粥油的时候最好空腹,再加入少量食盐,可起到引“药”入肾经的作用,以增强粥油补肾益精的功效。据《紫林单方》记载,这种吃法还对患有性功能障碍的男性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此外,婴幼儿在开始添加辅食时,粥油也是不错的选择。

小编提醒因为这个季节*受到寒冷刺激后,毛细血管收缩,易导致血管阻塞,血液流通受阻,使血管内的毒性物质不易排出,从而诱发多种疾病的发作。大家要注意养生,保证健康身体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