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饮食频道 > 四季饮食 >

夏季吃姜要远离的6个误区

夏季吃姜要远离的6个误区

生姜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日常保健食材,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生姜可是一位非常不错的药材。不过小编想提醒大家,在夏季里如果大家使用生姜一定要注意远离下面的6个误区。

夏天炎热,姜味辛辣,按说不应“火上浇油”。但中医认为,夏季阳气蒸腾,向上向外散发,故天气表现得十分炎热。与此同时,在里的阳热反而虚少,因而容易生冷生寒,故地下表现得相当阴冷。相应于人就是“阳气在表,胃中虚冷”,心烦口渴,容易腹泻,这时吃生姜可以温胃健脾。

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夏吃姜可不是随意吃的,有很多讲究,只有吃对才能有真正的作用。来看看下面这六个“雷区”,看你有没有中招,还有四类人夏吃姜可是“雪上加霜”,你一定要明白哦!

雷区一、烂姜不烂味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认为“烂姜不烂味”,即使生姜有些烂了,也会把其削掉,继续使用,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做法,长期如此或可致癌。腐烂的生姜亦会产生毒素,即使切除,仍然会有致癌的可能,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机体罹患食道癌和肝癌。所以,生姜一旦出现腐烂,不要舍不得扔掉,一定要杜绝吃腐烂的生姜。

雷区二、吃姜过量

姜并非吃越多越好。天气炎热时,人们容易口干、烦渴、咽痛、汗多,生姜性辛温,属热性食物,根据中医学上的“热者寒之”原则,不宜多吃。但是可以在做菜或做汤的时候放几片生姜即可。

雷区三、酒里放姜

生活中有人喜欢往酒里放姜,这其实是个误区。中医认为,久食姜并同时再喝酒,容易在体内形成积热,这样不仅会使得眼睛出问题,还会使痔疮加重。但在引用黄酒时可以加一些生姜,因为可调黄酒的微苦味,但注意要少量。

姜和酒都属于温热,辛辣,具刺激性的食物,两者搭配在一起,容易造成火气大,体内燥热,甚至可能导致便秘。

雷区四、正午吃姜

纵观《黄帝内经》、《医林纂要》等古医书,你就会发现中国人养生,特别讲究顺应天时。大自然的阳气在中午到达顶峰,盛极必衰,午后阴气开始升起,阳气开始收敛。而姜是生发阳气的,午后自然就不宜再吃了。正午时分,心经的气血最盛。此时吃姜,对于本身心火旺的人来说无异于是火上浇油。心火会烧得更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咱们的肺就是这个池鱼。心火过旺,肺就会遭殃了,会引起咳喘痰热各种症状。

雷区五、吃姜去不去皮都一样

中医认为,生姜肉适用于风寒感冒、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痛呕吐、女性经期受寒及寒性痛经者。而生姜皮性味辛凉、微寒、止汗,与生姜肉药性正好相反,因此生姜在用于上述病症时最好是去掉皮,以免妨碍生姜充分发挥其辛温解表的功能。

此外,生姜在用于治疗水肿时最好不要去皮,特别是当这类患者有便秘、口臭、痈疮、痔疮等内热症状时,更应使用生姜皮而不是生姜,这样就可以避免热性的生姜阻碍姜皮散火除热、利水消肿功效的发挥。至于生姜入菜,一般不必去皮,洗净即可,只有在食用螃蟹、苦瓜等寒凉性菜肴时或脾胃虚寒者,才去掉生姜皮。

雷区六、暑热感冒者食用生姜

从治病的角度看,生姜红糖水只适用于风寒感冒或淋雨后有胃寒、发热的患者,不能用于暑热感冒或风热感冒患者,但不能用于治疗中暑。服用鲜姜汁可治因受寒引起的呕吐,对其他类型的呕吐则不宜使用。

如果大家能够合理的利用生姜对于夏季的日常保健来说是非常好的,但是如果我们不小心步入了上面的这6个雷区很可能会让生姜成为伤害我们健康的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