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饮食频道 > 四季饮食 >

夏季养生 “吃”掉健康问题

夏季养生 “吃”掉健康问题

立夏过后,眼看着炎炎夏日已经不远了。夏季,气温升高,许多健康问题都会找上门来,不过,解决办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吃。饮食养生就能助您摆脱夏季的健康问题!

躲避苦夏

早晚喝碗药粥

 

小编推荐热文:解暑消滞不妨来碗桑叶粥

传统中医认为,“苦夏”是一种常见的暑热证,平时体质较弱、脾胃虚弱的人们容易患病。苦夏主要是由于感受湿热邪气造成的,身体不适的症状会随着天气转凉而自行减轻或消失。

夏天出现“苦夏”的人,可以调配汤药进行预防,具体做法是用党参、五味子、麦冬、当归、陈皮、青皮、甘草、黄柏煎汤,每天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续服用一周左右,可以有效预防“苦夏”。如果已经发生“苦夏”的人,在食物选择上也要格外注意。

夏季的突出特点是湿热,因此,夏季饮食一般以温为宜,符合“春夏养阳”的养生规律。孙晔建议大家,早、晚餐喝点“药粥”,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祛除湿热,是预防苦夏的好方法。荷叶粥,能解暑热、清胃润肠,止渴解毒;冬瓜粥,有利水消肿、止渴生津的作用;莲子冬瓜粥,莲子性平,具清热、降火、利尿、治水肿的功效,适合夏日食欲不振的体虚之人,冬瓜是夏日中最具有清热解暑作用的代表性蔬菜;红豆薏仁粥,红豆性平,能去水利湿,于水肿、脚气病、黄疸等均有疗效,对于生理期间的女性更具调理作用;百合粥,能润肺止咳、养心安神;绿豆汤,热天喝一碗绿豆汤,自然神清气爽、烦渴尽去、暑热全消、心旷神怡。

预防中暑

首选苦味食品

夏季酷热多雨,湿热邪气乘虚而入,很多人容易出现中暑等疾病。中暑主要是因为脾胃功能呆滞、调理不当、暑湿邪气所致。人们在中暑后通常表现出胸闷无力、微热多汗、日渐消瘦等症状。患者会头昏、胸闷、心悸、乏力、大汗、口渴、恶心等,如果未作及时处理,就会出现身热、呕吐、烦躁、昏倒、面色苍白、四肢抽搐、昏迷不醒等症状。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是减少食量、饮食清淡、少吃油腻、调和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