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喝汤讲究多 饭汤顺序是关键
大家都听过“无汤不成宴”这一俗语,很多人吃饭的时候都缺少不了汤水,喝汤不仅可以帮助身体补充水分,还能降食材中的营养成分溶解在水中,可以让人们更容易吸收营养物质。在寒冷的冬季喝上一口热气腾腾的暖胃汤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有关营养专家提醒,喝汤有很多讲究,只有科学喝汤才能吸收好营养,喝出健康。
1、先汤后饭还是先饭后汤
在饮食习惯中,有的人喜欢饭后喝汤,被誉之为“灌缝”。有的人有饭前喝汤的习惯,称之为“垫底”。我国也有“吃饭先喝汤,不用医生开药方”的说法,是说吃饭前先喝汤对健康有益处,就不用请医生开药方了。喝汤是中国人重要的饮食习惯,是先饭后汤还是先汤后饭,人们在实际操作上却大不相同。
有人把饭前喝汤,看做是人类廉价的健康保险,这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吃饭前,先喝几口汤,等于给这段消化道加点“润滑剂”,可滋润口腔食道,使食物能顺利下咽,防止干硬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饭前喝点清淡稀薄的汤,刺激胃液分泌,便于肠胃的吸收,饭量也相应地减少,从而有益于胃肠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而先饭后汤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也有它的适宜人群,如身体虚弱消化功能不良者、身体羸瘦营养缺乏者和一些慢性病患者、体质较差的老人等,饭后一碗汤对辅助消化吸收和补充营养是有一定帮助的。
可见,两种认识都是有道理的,这正是中医辨证施吃,因人、因地、因时而异思想的体现。所以,究竟是先汤后饭还是先饭后汤要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状况决定,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公式,不能一概而论。
2、只喝汤不吃肉错误的选择
很多人认为,肉熬成肉汤或肉汁后,肉变成肉渣淡而无味,肉里的精华熬到肉汤里去了,所以肉汤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有人甚至养成了只喝汤不吃肉的习惯。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无论煲汤的时间有多长,肉类的营养也不能完全溶解在汤里。所以喝汤后还要吃适量的肉。
吃肉远比喝汤的营养价值要高得多,无论怎么熬汤,汤里的营养成分也不会比肉里含量多。比如,拿*离不开的营养之一蛋白质来说,肉里的含量高达90%以上,而汤里含量不会超过10%。另外,其它的营养成分如脂肪、脂溶性维生素、矿物质也大多数留在肉里。
但是,如果熬汤时间过长,反而有些营养成分会消失。比如一些维生素类就极易分解,这时不但汤里的营养少了,肉里的营养成分也会减少。
不过,由于汤的味道鲜美,能刺激消化液分泌,提高食欲,因此在餐前先给食欲差的人喝些肉汤也无可厚非,但要想获得营养,更需要鼓励多吃肉。
3、老年人喝清淡汤
老火汤、煲汤其实不适合老年人喝,因为其油盐含量很高,多喝反而不利健康。最好选择口味清淡的蔬菜汤,不仅爽口,还不会增加过多的热量。当然,喝汤并不是说喝得越多越好。一般情况下,中晚餐以半碗汤为宜。
经常感到胃胀、烧心、反酸的人通常消化不好,不宜餐前喝汤,因为这样容易冲淡胃液,更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另外,动物原料做成的汤,因味道鲜美,特别受人欢迎,这些汤中都含有嘌呤碱,特别是内脏原料炖的汤嘌呤碱含量更高,嘌呤碱在体内代谢产生尿酸沉积于关节而产生疼痛,因而痛风患者要小心这些汤。有些老年人在连续大量喝了这些汤之后出现了关节痛,就与此有关。
胃病患者特别是胃酸过多者,不宜喝浓肉汤、浓鸡汤,因这些汤中的含氮浸出物(汤中鲜味的来源,包括肌肽、肌酸、肌酐、嘌呤碱和少量氨基酸)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含氮浸出物越多,味道越浓,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也越强。胰腺炎患者亦不宜食用浓肉汤、浓鸡汤、浓鱼汤。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患者,在外就餐尽量别喝汤。餐馆做汤除了加入盐外,还要加入等量的鸡精、味精。鸡精的钠含量大概相当于普通盐的一半,而纯味精含钠量大概相当于盐的三分之一。所以,那些鲜美异常的汤钠含量非常高,对健康不利。
好文推荐:
-
5种养胃汤粥,家庭必备菜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非常多的养胃粥,能够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好的健康的保护的无主角为常州家庭并背的菜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
解解馋,补补虚,喝汤就可以!俗话说:“唱戏的腔,厨子的汤”。汤在烹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汤也是人们所吃的各种食物中营养丰富、最易消化的食物。曾经在
-
常食补血粥改善贫血症营养专家建议贫血患者应该把调养的重点放在养血上。除了保持乐观情绪、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外,还应多吃富含“造血材料&rdqu
-
催乳有妙方 多吃莴苣子粥很多女性产后哺乳都会遇到奶水不足的情况,吃营养品,各种补,都收效甚微。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吃点莴苣子粥,有催乳的功效。南京
-
常吃粗粮有好处 哪种杂粮粥最适合你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倡导粗粮饮食,因为粗粮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对人体来说裨益甚多。最长食用的方式就是熬一锅杂粮粥,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