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饮食频道 > 食补 > 补肾

中医药有效治肾衰 三类中药勿滥用

中医药有效治肾衰 三类中药勿滥用

肾衰竭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这种疾病治疗方法的选择有很多,其中中医药是治疗肾衰竭的有效方法。食用中医药治疗应注意些什么呢,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知识。

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人、以前有肾血管性疾病,存在慢性肾功能不全者、糖尿病患者,容易“惹来”急性肾衰竭,一些重大疾病、分娩大出血、车祸等也可能造成急性肾衰竭。部分急性肾衰竭会发展成慢性肾病,其中老年患者发展成慢性肾病的比例可达16%。

中药有助肾衰治疗

肾病是一种隐匿性极强的疾病,肾衰的治疗更是比较棘手。目前对于急性肾功能衰竭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纠正高钾血症及酸中毒,用激素冲击可获疗效;少尿期,液体入量以量出为入为原则;还应尽早开展透析疗法,使患者度过少尿期难关;恢复期要注意加强营养、休息及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应首先去除诱因、对症治疗、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根据肾功能调整蛋白质摄入量,补充必需氨基酸;口服中药大黄或煎剂灌肠对轻症尿毒症有功效。

中医认为肾衰竭主因与脾肾虚损有关

诱因则责之于外邪与过劳。虚损是指由于其他慢性病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六淫侵袭、七情所伤、劳倦过度、药物损害、房事不节以及肾虚或年老肾气自衰等各种原因的影响而削弱机体正气,使抵抗力下降,阴阳平衡失调;外邪侵袭主要是外来风热、湿热等乘虚内侵脏腑,多数肾衰患者由风邪外袭,内客于肺导致水肿的风水证发展而来,部分患者虽无风水史,但有反复感染风热和湿热的病史。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晚期表现为尿毒症,是由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晚期肾功能减退引起的综合征,属于中医“关格”、“水肿”、“虚劳”、“癃闭”、“溺毒”等范畴。

中医药是治疗肾衰竭的有效方法

何首乌、菟丝子、太子参、熟大黄、麸炒苍术、赤芍、茯苓、怀牛膝、泽泻、枸杞子等中药,可用于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所致的慢性肾衰竭,包括代偿期、失代偿期和衰竭期患者出现的恶心、呕吐、食少纳呆,口干咽燥、大便干结等。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发生凋亡有关,通过多种途径调节体内激素水平,改善血液动力学、抑制细胞增殖,改善肾小管功能,从而达到保护肾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此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中药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多项指标,降低血肌酐水平,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患者的贫血状态,使用相对较安全、有效。

好文推荐:

触目惊心!盘点超市九大最脏的食品 >>>

医生永远不会吃的六种东西>>>

想要健康宝宝 女性饮食切记5点>>>

苹果别啃太狠 小心果核中毒!>>>

早晨起床喝杯柠檬水的十大好处>>>

摧毁脑细胞 吃这些让孩子变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