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自杀需全社会参与
富士康的“十二连跳”震动了中国,也敲响了中国自杀预防体系的警钟。
北京回龙观医院主任医师、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危机预防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副主任李献云强调,很多因素可以导致人轻生,但也同样有很多因素能让一个轻生的人远离自杀,“自杀是可以有效预防和处理的”。但显然,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政府责任不应忽视
北京回龙观医院副院长、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执行主任王绍礼表示,一部分自杀者会存在抑郁等心理问题。根据学者研究,在中国的自杀者中,60-70%患有精神障碍类疾病,而在自杀未遂者中则约40%,抑郁症是其中的“第一杀手”。
也因此,王绍礼建议,政府应增加投入,强化公众对心理卫生服务资源的可及性与可获得性。例如,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公众对于心理压力的应对能力;提高医疗机构对于抑郁症、精神分裂症、酒精使用障碍等精神障碍类疾病的识别率和治疗率,预防其自杀。对于自杀未遂者,也应注意干预,以防其再次自杀。
富士康“十二连跳”的自杀者多为青年一代的农民工。贵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严征曾调查过该市的501名公民工,结果其中48人表示自己在近一年内曾想过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18人实施过自杀行为。她分析,由于城乡在户籍、贫富、文化、人际交往上的鸿沟,农民工可能存在自卑、孤独、封闭、压抑、怨恨、被剥夺、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心理感受。因此,对农民工自杀的最根本解决之道,还是应该让城市认可、接纳农民工,其中的关键便是户籍制度改革,政府真正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型的管理机制。但显然,这尚需时日。
企业应更人性化
现代人每一天都有大量时间在工作场所度过,那里甚至还成为了部分人的生活场所。企业对人的影响不容忽视,亦是预防自杀的关键所在。富士康员工宿舍相对压抑、较少交流的环境,便被很多人质疑为导致员工自杀的重要原因。
王绍礼认为,企业在改善员工生活硬件条件的同时,还应为他们创造一个便于沟通交流的环境。即使是简单的倾诉,对于压抑、不满、孤独的人而言,也能缓解压力。
上海心理咨询行业协会会长王裕如则表示,EAP(员工帮助计划)越来越受到中国企业的欢迎。“我们跟企业签协议,员工有了问题,就可以找我们。”这种模式通过专业人士的心理咨询、讲座培训等方式,帮助企业员工应对心理和行为问题,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以获得成长并提高工作绩效,被视为企业对员工的一种福利,对预防自杀也有积极意义。
严征则强调,企业还应该重视对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员工拓展择业范围、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学校则是青少年人群的“企业”。因此,在学校建立心理咨询队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势在必行。
心理素质亟待增强
王绍礼介绍,从自杀的动机来分,还有一类自杀属于“冲动性自杀”,主要是自杀者在个性基础上,遇到激烈矛盾冲突后,简单、草率地采取过激的行为方式来应对压力。与非冲动性自杀相比,冲动性自杀者往往更年轻,生命质量更高,更容易因急性事件而产生强烈反应。因此,有学者认为,严格控制自杀工具的易得性,提高社会化解急性矛盾的能力,寻找导致冲动性自杀的特殊生活事件或社会环境,应是预防自杀的工作方向。
王绍礼则认为,一部分人群由于成长条件相对比较安逸,再加上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在遇到压力时,往往不知道如何应对,“或者应对压力的方式比较简单”。他建议,人们都应自己主动学习一些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每个人也都应结合自己的能力和周围环境的条件,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否则,给自己提出过高要求,反而会造成过大的压力。人们还应和周围的人形成良好的关系,这是对自己心理健康发展一个强大的支持系统。
- 
                            
                                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对于小孩子来说,我们都知道每个家庭里面都希望孩子的身体更加健康,更加的快乐的去找,可是很多孩子也会出现问题的,就像儿童的
- 
                            
                                如何预防自杀的现象的出现如果你学会了控制自己的内心的压力,那么你走向成功的道路也不远了但是如果人为控制不足自己的内心的压力而得不到宣泄的情况下,
- 
                            
                                如何避免自杀 各方面重视都很重要自杀这两个字提起来很多人都很害怕和担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压力与环境的影响造成了很多人自杀、轻生,如何避免自杀?这是广大社
- 
                            
                                自杀有前兆,细心者能救命每年都有几十万人死于自杀,还有的人企图自杀,因此,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人经历自杀带来的丧亲之痛或受此影响。自杀的原因千奇百
- 
                            
                                围观自杀要有责任感生活中有许多人都爱凑热闹,每每发生件什么事情,不管大小都会有人围观,小到小两口吵架,大到有人自杀。其实,围观自杀,是一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