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和小城市幸福与安宁
他们是一群30岁左右的年轻人,曾经都怀揣激情与梦想来到一线大城市打工,历经10年左右的时间,他们决定返乡或是到小城市重新开始。这不同于以往那些厌倦了都市生活到丽江晒太阳或是去乡下农耕的选择。而他们不断反复、挣扎到坚定的经历,对你我而言并不陌生。
去大城市读名校,留下来找个体面的工作,这是多少年轻人的梦想,并努力付诸实践的人生轨迹。就像电视剧《蜗居》里的海萍,如愿以偿地离开那个成长的小地方,甘愿受苦也要在大城市扎根下来。但是,这两年却渐渐出现回流的迹象,一些在大城市里打拼多年的青年人,由于各种原因,开始将目光转向故乡或者二三线城市。
“只有时间是真正向前的,我也是在上海10年之后才明白这个道理。从大学刚刚毕业进入外企,奋斗到年薪30万元,我却觉得想要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越来越没有指望了。”
35岁的王雨一直没有在上海买房子,每次想要买的时候,算下来都要花光手头的积蓄并背负沉重的还贷压力,这让她很没有安全感。同时她又不希望因为买房让自己的生活水准下降,故而一拖再拖。在大城市里生活,所有的梦想都被具象的数字所替代。其间有人能安之若素地享受这种“激励”方式,而另一部分人,像王雨一样,还记着自己的梦想,这种落差会让他们陷入严重的都市焦虑症。
城市不是纵向的高楼,而是横向的人群
“我不想被钱打败,但是我已经输了。算了一下,要给自己和父母分别在上海城郊买两套不怎么样的房子再留一点不怎么丰厚的退休金,至少需要600万元。那就意味着,我要为房子奋斗20年。钱好像永远都不够用的感觉让我很崩溃。我并不真正拜金,现在即便是限量版的LV包也不能带给我多少喜悦了,物质带来的简单快乐也没有了。因为我知道它们不能给我的生活带来实质性的改变”。最终王雨选择离开上海,回到家乡兰州市,“我的资历就是我最好的奢侈品”。
回去后,王雨很快在市中心买了一套房子,24层的高度,让她能够俯瞰整个城市的繁华,最重要的是,她终于有时间和心境来感受兰州的温度,这曾经是她多么希望逃离的城市。“最大的幸福是,我不再自责。我无须给父母提供上海的好生活,而他们也不必晚年背井离乡。”
金钱成为很多在大城市打拼多年的年轻人心中无法言说的痛。近来媒体一直在关注“蚁族”现象,在北京,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了留在首都谋求发展,只能聚集租住低廉的房子。他们和蚂蚁有着很多类似的特征:高智,弱小,群居。有专家直指这是中国教育体制的失败。然而在这背后,与大城市资源密集发展,社会价值标准向钱看齐等等方面都有着诸多联系。
32岁的吕世锋在北京工作10年后,于2007年底回到石家庄。他用卖掉北京四环外那套房子的钱,在石家庄市中心买了3套房子。这样的选择,是他历经两年深思熟虑的结果。
这个理性的年轻人分析自己之所以走这步棋,出于几点考虑:
-
3个有趣的心理学笑话相信在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会出现一些生气或者是不开心的时候,那么这种情况真的是非常痛苦的,那么就像是身体上面有一个疤痕,或
-
经常看笑话对自身健康有什么好处?都说笑一笑,十年少。经常保持开心,保持笑脸,作用可大了去了。快乐的心理对我们身心有益处,这是毫无疑问的。相反,整体愁眉苦
-
很牛的笑话,一般人看不到最后能活跃气氛,做个风情、幽默的人,是很多人所希望的,可如果有些人天上就没有幽默细胞这可如何是好?倒不如我们借鉴别人的,都看
-
开心一刻,是时候让自己笑一笑了工作一天重复一天,日子简单枯燥地过,你是否觉得生活没有一丝波澜跟惊喜,变得毫无乐趣可言。你突然觉得活着好没意思,不想出门
-
工作无聊么 来看看笑话解解闷吧工作无聊么,来看看笑话解闷吧。许多上班族常常抱怨工作太无聊,缺乏生趣,其实不然,工作本身就是一件严肃沉稳的事情,要是整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