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恋师情节应该怎么办
相信不少朋友在学生时代会出现仰慕甚至是爱慕自己的老师的情况,这在青少年中发生的几率更高,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一个十分神圣的职业,可以说大部分孩子的青少年时期于老师的接触是最多的,那么,对于孩子出现恋师情节应该怎么办呢?
1.尊重学生的情感
"恋师情结"是处于青春期的少数青少年可能产生的一种正常的阶段性心理现象.而且,由于闭锁性,"恋师情结"客观上很少给集体或他人造成危害.但是,过度的情感压抑和持续的内心冲突,往往容易导致个体的自我心理失调,诱发某些精神症状或病态人格的发生,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利影响.因此,教师要理解学生的这种情感,以个别辅导为主,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心.同时,要把正面教育与暗示性引导巧妙结合,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和理智处理自己的情感.
2.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要不断提高青少年自我评价与评价别人的能力,这是减少和消除"恋师情结"发生的有效手段.同时,教师还要对那些识别能力差、社会阅历浅的青少年给予更多关注,帮助他们理性地认识社会和人生,防止他们由于认知偏差和错觉,误把某些品德不良的年长异性当作"英雄"崇拜迷恋,甚至上当受骗,造成不良后果.
3.增加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
缺乏集体交往、与同龄人沟通不畅,是促发"恋师情结"的客观因素之一.如果青少年长期沉溺于"恋师情结"而难以自拔,在一个偶像的羽翼下,人的依赖性和自卑心理很难消除,而且容易造成将来和同龄人的交往困难.家长和教师应该多给孩子增加集体活动的机会,促使他们多与同龄人交往.
4.挖掘"恋师情结"的潜在动力作用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成长过程中的这种美好情感和追求理想自我的强烈动机,迁移到更有价值的精神追求中去,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个人情感的顺利转化,使他们的心灵和情感得以升华.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正确教育和引导下,青少年"恋师情结"的消失和转化,无异于心理的一次精神洗礼,也是青少年对自我的一次超越和重新发现.
青少年出现恋师情结其实并不是一种真正的爱恋,更多的是一种钦佩和仰慕,因此,家长或是老师在发现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出现恋师情结,一定不要采取激烈的措施,这样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在今后的成长中很难保持心理健康。
-
有正确的自我观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现实中我们总是会受到来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压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难维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胜虚荣心理要克制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进心理误区,很多孩子正是因为这样才会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为什
-
90后大学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这一代人,没有70后的朴实,没有80后的冲劲,给人一种十分叛逆的感觉。很多90后的大学生从来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进心
-
家长要预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碍我们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会和比人打交道,这样的行为可以说是一种社交。但是,诸位有没有发现,现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
-
处在青春期 怎么调节自己的情绪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每个人都会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绪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关联的。因为,处在青春期的时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