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做噩梦的人是不是心理有问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肯定要很多人经常做噩梦,很多人觉得做噩梦,都是自己心理问题的表现,什么一个人做恶梦真的是跟自己心理有关吗?
人格障碍是一个很大的心理疾病,对于哪些时常都会做噩梦,在梦中被惊醒的人,是不是就会特别容易的产生人格上的精神问题呢?下面就来看看文章怎么说的吧。
科学家们早已确认,睡眠能增强一个人记忆数据、文字和事实的能力。而一项最新专题研究进而发现,睡眠还有助于人们学习各种技巧,如乐器演奏、技巧运动等。
每个人每晚都会做梦,绝对无梦的夜晚相对来说是十分稀少的。那些能在记忆中保持几天,几周或几个月,甚至永世不忘的梦至多只占了10%左右,而其余的梦大多在做梦者醒来之前就在脑海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不过已有足够的证据显示:梦的内容其实与心理问题并不搭界,这就是说,常常做噩梦并不一定反映心理上有什么问题。
午睡反而可能成为老年人夺命杀手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个研究午睡的小组甚至指出:经常午睡反而会增加老人的死亡率。研究者对居住在耶路撒冷的455名70岁的老人进行研究,其中有午睡习惯者占60.7%。在长达6年的研究调查期间,共有75人死亡,其中有午睡习惯者的死亡率为20%。进一步去除多项生活形态、危险因子、疾病等干扰因素后,有午睡习惯的平均死亡率相对较高,约为没有午睡习惯者的1.1倍。
酒精并不能帮助睡眠
许多人借酒精入睡,往往会在清晨二三点早早醒来,之后便再也无法入睡。这是因为,最初酒精确实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但过了几个小时之后,镇静作用就会渐渐消失,并相反对*产生兴奋作用。此外,酒精力量在消退时同样也会产生刺激,从而使人提早醒来。
睡眠有助于人们更加心灵手巧
科学家们早已确认,睡眠能增强一个人记忆数据、文字和事实的能力。而一项最新专题研究进而发现,睡眠还有助于人们学习各种技巧,如乐器演奏、技巧运动等。在研究中专家们让52名志愿者学习表演用手指在桌面上打出一种特别复杂的节奏,然后在5分钟后让其中一半人进入睡眠,而另一半人则保持清醒。一小时之后,再要求两组人分别表演同样的手指击打动作。统计显示,睡觉的人比起不睡觉的人来,完成表演的时间快了33%,犯错减少了30%,而且这样的优势持续保持到了第二天,直到所有人都睡觉为止。
睡眠时间太少或太多都可能增加患心脏病危险
根据美国睡眠治疗专家最近进行的一项对将近72000名女性护士的研究,睡眠时间太少或太多都可能增加罹患心脏病危险。统计显示:与每晚平均睡8个小时的女人相比,每晚平均睡不到5个小时的女人罹患心脏病的可能要增加39%。而值得一提的是,每晚平均睡9个小时以上者与每晚睡8小时者相比,罹患心脏病的危险也会增大37%。
一个人常常做噩梦,也许并不是因为他的心里有很大的问题,也许也是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所有这一些都不是绝对的,我们要多去注意才行。
-
有正确的自我观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现实中我们总是会受到来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压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难维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胜虚荣心理要克制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进心理误区,很多孩子正是因为这样才会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为什
-
90后大学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这一代人,没有70后的朴实,没有80后的冲劲,给人一种十分叛逆的感觉。很多90后的大学生从来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进心
-
家长要预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碍我们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会和比人打交道,这样的行为可以说是一种社交。但是,诸位有没有发现,现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
-
处在青春期 怎么调节自己的情绪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每个人都会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绪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关联的。因为,处在青春期的时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