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在家多听听老人们的唠叨
一般过年在家里你都会干些什么事情呢,其实我们在过年的时候还是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了甚至是一定要做的呢,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听听老人们的教导吧!
孤独是空巢老人最大心病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群体长大成人,外出求学、工作、成家,空巢现象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特征之一。
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公布的数字表明: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预计至2030年,空巢老人家庭的比例将达到90%。
这两位老人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空巢老人,他们生活能自理、也有退休金,但心里却充斥着孤独寂寞。
另外,老年人退休后,一下子闲下来,感到无事可做,社会活动、人际交往越来越少,好像被社会遗忘了,自信心受挫,更加深了孤独。孤独也与老年人的性格有关,原本性格孤僻的老年人退休后更是深居简出,不愿与人交流,其孤独感就会表现得更严重。而性格开朗健谈、兴趣广泛的老年人,心理问题则不太明显。
总之,老年人心理问题的产生有自身、家庭和社会等综合因素。
听老人唠叨也是一种孝顺
“不要以为多给老人买好吃的买衣服,送礼物就是把老人挂在心上了。”心理专家朱建忠强调,父母老了,更多的是希望孩子能陪伴在自己的身边,而当今的社会发展却使年青人们不能陪在父母身边,这样老人们的孤独感才愈发强烈,孩子们能做的就是经常与父母联系,比如:给父母打电话听老人们讲讲心里话,谈一些能让他们开心的话题。人上了年纪,总会有许多感慨,而父母讲的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儿女,不要嫌父母唠叨,学会倾听,只会让父母感到快乐,他们会因为你重视他们,重视家庭而对晚年生活充满希望。
在老人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着他们旅行也是能让他们开心的方法。比如可以带老人们看一些生活趣味浓郁的电影,适当地带老人们逛逛街,不要小看这些事,年轻人娱乐的时候也可以带老人们娱乐一下,让他们接触一些新鲜事物,可以使老人们的思维方式随社会前进,同时也更能理解子女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调整心态,快乐安度晚年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作为老人与其让儿女为自己担忧还不如成为家庭里快乐的源泉,让儿女们在外打拼累了回到家提提神呢。
“另外,老人们学会自我排解。”朱建忠给出了五点建议:首先,要正确看待子女“离巢”。子女成年以后离家独立是正常现象,也是社会发展趋势,父母不需为此感到悲伤。其次,如果思念子女,可以加强同他们的联系,多沟通交流,达到精神上的认同。三是转移思维重心。老人要逐渐转变以子女为重心的精神状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做自己喜欢的事,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四是保持精神愉悦,老年人操劳了一辈子,晚年正是应该放松的时候,老年人过得轻松也可以给在外的子女以心理安慰。五是正确处理矛盾。对于生活中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泰然处之,如果在教育孙辈的看法上和子女观点不尽相同,也不必过于悲伤。
人人都会老,人人有老时。关注老人、关爱老人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能否给空巢老人提供一个有保障、有尊严的晚年生活,关乎着社会和谐、民族尊严,这是相关部门的责任,更是每位公民的责任。
实相比与打牌和玩耍来说,和自己身边的老人们说话还是有很多的帮助的呢,多听听他们的建议也是很重要的呢,如果你也在生活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的话,那么就要多听听老人们的教导啦。
-
有正确的自我观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现实中我们总是会受到来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压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难维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胜虚荣心理要克制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进心理误区,很多孩子正是因为这样才会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为什
-
90后大学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这一代人,没有70后的朴实,没有80后的冲劲,给人一种十分叛逆的感觉。很多90后的大学生从来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进心
-
家长要预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碍我们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会和比人打交道,这样的行为可以说是一种社交。但是,诸位有没有发现,现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
-
处在青春期 怎么调节自己的情绪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每个人都会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绪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关联的。因为,处在青春期的时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