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心看点

抢红包心理分析:为什么抢红包这么火?

抢红包心理分析:为什么抢红包这么火?

今年过年什么最火?春晚?网购?No!今年过年最火的是抢红包。微信朋友圈发红包;微博上各大明星、企业账号发红包;qq、支付宝、春晚等各大平台都在发红包;各种各样的红包如春节的礼花一样,漫天飞舞。

为什么抢红包这么火?抢红包四大理由

心理成本

从心理成本角度看,抢红包付出的成本很小,却有以小搏大的可能性。只要摇一摇、戳屏幕,不付出一分钱就可能抢到几元乃至数百元。这就很容易激活人们原始的动机,引发从众行为,其中也不乏不劳而获的想法在作怪。但是,当心理成本提高时(比如需要付出一定的金钱),玩这种游戏的人就会少很多。商家正是利用人们这样的心理成本计算方式,来推广他们的产品或新的网络支付模式。

社交需要

除了时间成本低,网民还有一大特点:喜欢图热闹。而人类千万年进化形成的群居性和社交需要,也在网络时代被搬上社交软件。收发红包是一种社交行为,也是春节期间促进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的传统活动,更是一种寻求人际联结的方式,这次同样被搬上网络。一抢一送之间,说明人们在社交群体中需要存在感,以及渴望交流的内心愿望。

英国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曾经推算人类社交能力的上限,能稳定维持的关系不会超过150人。但是现实生活中,多数人的联系人数目可能早已超出这个数字。这么多关系如何维系?在网络时代,点赞、群发短信等就成为捷径。然而,除夕夜此起彼伏的短信铃声,各种抄来抄去的祝福语,越来越缺乏真诚和温暖。在任何时候,人类都渴望与他人产生更深层的联结,抢红包活动正是对这样一种深层次心理联结需要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