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心看点

校园性侵频发 家长是否该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校园性侵频发 家长是否该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各大媒体相继报道出校园性侵事件,导致这种悲剧发生的原因何在?在这件事中,家长脱不了关系,要想避免这种惨剧的的发生,家长应该加强对孩子的性教育,不要以为这样是教坏了孩子,教育有方法。这里来看专家是怎么分析的。

南都民调数据实验室日前联合大粤网对此进行了一次网络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超一半的人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性教育问题。

对子女的性教育你会重视吗?

虽然有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认为儿童性教育是必要的,但真正接受过父母性教育的却不到一成(8.82%),有75.31%的受访者表示父母完全没有对自己进行过性教育。

在“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中,只有35.61%的受访者指父母是实话实说,其余的要么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17 .68%),或者是肚脐里生出来的(11.62%),或甚至不予回答。但在本次调查中,这种情况有所改变,55.28%的受访者表示会认真对待子女的性教育,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家长对子女性教育越来越重视,渐渐不再谈“性”色变。

校园性侵案让你担心安全吗?

家长对子女性教育越来越重视也许正由于此举越来越必要。国内短期内爆出的校园性侵案,大大打击了受访者对教师的信心。52.01%的人指出会教育孩子若受到侵犯大胆说不,并告诉家长,33.17%受访者甚至选择“教育孩子避免与异性老师单独相处”。此外,受访者对于自己周围学校的安全也不是信心满满,53.06%的人认为“安全,至今没有发生过校园性侵事件”,也有43.11%的人认为“不太安全,有听说或经历过性侵事件”,还有3.83%的人认为“不安全,经常发生性侵事件”。

不管是放眼全国,还是立身现状,防治“师源性侵害”,是一个无法逃避的问题。39.95%的人认为家长、学校应加强儿童“性教育”,教育学生学会自保;29.38%的人认为应铁腕法治,加大对“禽兽老师”的惩处;还有约三成人认为学校应加强监管以及对教师的考核、培养良好的师德。在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于法律这一武器的信心似乎并不大,寄望于监管和师德似乎也不大积极,反而学会自我保护来得更有效。

师德考核对防范性侵有用吗?

近日,有报道指教育部年内将出台教师师德考核评价规定,师德考核与打破教师“铁饭碗”的教师资格定期认证注册制度结合,并且对师德实行一票否决制。

对此,约六成受访者认为“师德考核”是不适合或者是无用,41.12%的人指出事实上“模范老师”也有可能是性侵犯施害者。更重要的是,73.10%的人认为有性侵犯倾向的教师并不能通过考核师德查出;51.92%的人认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无论设计出怎样完善的师德考核体系,都不可能对教师的全部行为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