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卫兵道歉:救赎自己要趁早
61岁的刘伯勤,退休前任济南市文化局文物处处长。日前,这位当年的红卫兵登在媒体上的道歉广告,引起舆论沸腾。在广告中,刘伯勤向在“文革”中遭到自己批斗、抄家和骚扰的众多师生、邻里道歉。他说,“垂老之年沉痛反思,虽有‘文革’大环境裹挟之因,个人作恶之责,亦不可泯。”
时间倒退到2011年,又一个文革忏悔者——59岁的王冀豫出现在公众面前。42年前,16岁的北京军队大院子弟王冀豫在文革武斗中打死了19岁的青年王岩宏。在王冀豫之前,63岁的前红卫兵申小珂向87岁的老师程璧忏悔。他在文革中,曾经踢过这位老师一脚。
真正的忏悔还没有发生
“文革”期间,学生停学,工业停产,农民也跟着参与批斗整风,还发生了大面积的串联与文攻武斗,这场浩大的政治运动几乎使国家陷于瘫痪状态。后来国家力挽狂澜,及时停止了运动,进行了深刻的反省,许多遭受迫害的同志也给予了拨乱反正,恢复了工作和名誉。但更深层的心灵伤害又该如何“拨乱反正”呢?
心灵受伤的不仅是肉体遭受迫害的同志,参与到政治运动中的红卫兵也是受害方。老红卫兵刘伯勤登广告信道歉就是一种可贵的忏悔,此举温暖了别人,也试图救赎自己。
现代的精神分析学派——客体关系理论说,婴儿如果得到比较好的照料,在出生3个月后就会从所谓的偏执分裂期进入抑郁期。进入抑郁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婴儿开始具备内疚的能力。因婴儿看到了妈妈的真实存在,或者说,他与妈妈建立起了“我存在,你也存在”的真爱关系。如此一来,假若他攻击了妈妈,他会内疚,因为他知道妈妈会痛,他甚至会感受到妈妈的痛,所以攻击妈妈也等于攻击自己。由此,攻击别人的倾向就得到了限制。
文革期间,我们整个民族都集体陷入了偏执分裂,这说明,可能我们整个民族的心理集体退行到了3个月婴儿的阶段。一直以来,真正的忏悔没有发生,那也可以说,是因为我们民族的心理一直没有明显进化。假若刘伯勤们会集体出现,那我们就可以欣慰地说,我们民族终于整体进化到抑郁期了。
-
有正确的自我观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现实中我们总是会受到来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压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难维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胜虚荣心理要克制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进心理误区,很多孩子正是因为这样才会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为什
-
90后大学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这一代人,没有70后的朴实,没有80后的冲劲,给人一种十分叛逆的感觉。很多90后的大学生从来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进心
-
家长要预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碍我们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会和比人打交道,这样的行为可以说是一种社交。但是,诸位有没有发现,现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
-
处在青春期 怎么调节自己的情绪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每个人都会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绪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关联的。因为,处在青春期的时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