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自恋型人格的特性
一问:自恋人格是如何形成的呢,还是说,他们天生就这样?看情况,早在孩提时期,尤其是新生儿,他们需要被持续不断的关注,对他们而言,自我关注是一种求生的本能。渐渐地,随着成长,他们会意识到在众多的刚性需求中,他们并非唯一。这时,耐心、理解以及其他重要的社会人特质便逐渐发展起来。
我个人认为,有两种可能性。如果父母是非常自恋的人,父母就不会那么在意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的需求被忽视、嘲笑、羞辱,甚至遭到攻击,从而使他们在内心深处极度渴望被爱和被关注。
因为缺乏关爱,孩子则容易导致如下两种行为——
1)孩子为了获得认可和关注,他们变得具有表演特质。
对孩子而言,父母并没有给他们提供安全感,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内心需求和痛苦不屑一顾。父母只关注事物的外在表现。孩子的内心深受伤害,但同时,还得尝试在缺乏关爱的情形下生存。因为没有安全感的保障,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启动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起初,他们通过模仿作为一种尝试,但很快,他们发现通过表演可以操控父母及其他人。基于这个发现,他们从此走上模仿表演的道路,带上各种各样伪装的面具,以便得到他们渴望的东西。尤其是从父母身上,以及那些同样缺乏关爱、渴望关爱的人。他们变得自私、无情,成为一个操控高手。
2)另一种极度自恋者则是因为在过分宠溺的环境下成长而产生的。
成长过程中,他们从未因自私或伤害他人的行为而引发负面的评论,从而成长为一群社交怪物,被称为“小孩”,而且是“超级小孩”。他们完全不懂得要尊重他人,他们认为自己是神,是上帝,是至高无上的,非常自我。
二问:你认为,自恋会是21世纪一个日渐发展的问题吗?
是的。婴儿潮(注:在第二次大战后大约20年期间出生的人)和嬉皮士一代人希望把最好的东西给他们的孩子。这使得他们的孩子相信自己有资格,可以获得完全的成功——而且不费吹灰之力。
三问:自恋型的人都有哪些常见的特征呢? (频繁地更新facebook?不断寻求别人的关注?)
极度自恋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总在不停地谈论自己、夸大自己的成就、但对他人却缺乏同理心和关怀、在公共场合夸张地展示自己,如在网络上裸露性感、展示肌肉、或不停地谈论“自我”。
-
有正确的自我观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现实中我们总是会受到来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压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难维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胜虚荣心理要克制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进心理误区,很多孩子正是因为这样才会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为什
-
90后大学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这一代人,没有70后的朴实,没有80后的冲劲,给人一种十分叛逆的感觉。很多90后的大学生从来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进心
-
家长要预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碍我们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会和比人打交道,这样的行为可以说是一种社交。但是,诸位有没有发现,现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
-
处在青春期 怎么调节自己的情绪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每个人都会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绪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关联的。因为,处在青春期的时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