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关注艾滋 更关爱艾滋病患者心理健康
2014年12月1日,世界第27个艾滋病日。关于这个日子,我们更加了解的往往是艾滋病这中疾病,往往忽视了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其实,艾滋病患者的内心是十分渴望人们对能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
关注艾滋病患者心理状况
人们常常“谈艾色变”,艾滋病给患者带来的不仅是身体方面的折磨,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压力,患者会担心自己是否会把病传染给身边的人,家人朋友由于不了解也会有所担忧,另外,患者还面临着“名声”方面的压力。
艾滋病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疾病,会在人群中造成如此之大的恐慌?人们是以什么心态面对艾滋病、对待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在如此可怕的疾病面前,艾滋病患者感染者除了面对可怕的病毒还要承受来自社会怎样的压力,他们的显著心理问题是什么?也许很多看不见的心理问题我们无法简单地用药物治疗。所以本篇文章将以心理学的角度谈谈有关艾滋病的“心健康”。
艾滋病给患者身边人带来的心理影响
首先我们来谈谈某些非AIDS感染者中引起的一些心理反应。在一部分普通非AIDS感染者中,由于受到对AIDS片面的宣传的影响,以及对AIDS传染途径和流行情况的错误理解,产生害怕自己可能已受到这种感染的焦虑。他们的焦虑常与害怕通过一般生活接触传染有关,如共用电话、炊具和食具、毛巾和被服、洗澡间和厕所、以及非性接触和接吻等。
解决方法:对这类人一般可通过向他们明确而合理地说明本病的已知传染途径和不会传染的一些活动,就可解除忧虑。为预防引起这种心理反应,在对艾滋病知识的宣传中,要注意全面而恰如其分。另一部分非AIDS感染者由于心理脆弱或性行为方面的罪恶感,加上对AIDS的恐惧,导致出现"假艾滋病"。尽管反复查证他们不可能接触HIV,抗体检查也是阴性,但他们仍不相信自己是健康人,提出许多躯体方面的主诉,如乏力、体重减轻等,并认为这些肯定是HIV感染的证据,他们害怕感染达到了强迫观念的程度。这是一种心理精神综合征,需要进行心理治疗或精神病学治疗。
知识是最好的武器
这些心理问题亦或者说盲目恐慌带来的心理困惑在生活中非常普遍。人们常说知识是最好的武器,而无知往往会带来很多的危险。有的人和艾滋病人擦肩而过就吓得连续做了几次HIV检测,很长时间都惴惴不安,不敢相信自己没有被感染。可是也有很多人在医院接受输血、针灸、注射的时候却从来不知道担心不查看不监督消毒工作做得怎么样。其实盲目的恐慌必然导致对艾滋病人的歧视。有一份调查资料显示艾滋病人最困惑的并不是无法医治,而是他们的个人利益没法得到保障。
从这些非AIDS感染者的心理恐慌中我们可以显而易见地预测到他们会在现实生活中有怎样的行为表现。歧视?冷眼?远离?这都是生活中确确存在的。这样一来,社会群众带来的歧视必然导致AIDS患者的巨大心理压力。
有调查研究显示全国保守估计有74万HIV患者或携带者,而只有34万人登记在册,即公开身份,这就说明至少有40万人未公开自己是HIV患者或携带者。其实从这个现象不难看出,社会缺少对艾滋病人的宽容与理解更多的是有色眼镜的看人方式,所以导致大部分人群没有勇气公开自己的身份。甚至许多感染者最初遭到的歧视往往不是来自于社会而是自己的家庭。
-
抑郁症失眠怎么办?食疗可以解决生活中不少人都有失眠抑郁的情况,失眠抑郁要采取合适的方法来解决,养心安神粥能有效改善失眠状况,枣仁粥具有改善失眠的作用,
-
产后抑郁症失眠怎么办?不少女性生完宝宝后会出现失眠的情况,也有不少女性有产后抑郁的情况,抑郁容易导致失眠,所以要及时改善抑郁的情绪,家长应该要
-
焦虑症如何食疗?治疗焦虑症的食物焦虑症可以通过食疗的方式来改善焦虑症状,主要是情绪过于焦虑,造成的精神压力过大,容易导致焦虑症的产生,患者会产生烦闷的情
-
孕期焦虑症有哪些表现?不少女性在怀孕期间会产生焦虑的心理焦虑症,会影响到睡眠,如果出现焦虑的情况,需要及时缓解焦虑的心理,孕期情绪波动比较大,
-
经常精神紧张如何改善?精神紧张可以通过放松疗法来改善精神紧张的状况,尽量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缓解精神压力,在生活和工作中如果遇到难题需要稳定自
